人民网 >> 理论 >>
贾华强: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永续发展
2012年11月23日09:17   来源:文汇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如今,它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被独立进行阐述,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报告要求我们,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为我们指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应该说,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现时代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它是对传统文明方式即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所必须达到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被首次写进党代会报告,成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它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被独立进行阐述,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人类社会应该实现两大和解,即同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运行规律的认识程度看,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在新世纪里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论,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在这次十八大报告中,把它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来突出强调,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到这一点,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其着力点和关键点。

要修正传统的不考虑生态环境要求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而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中,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和指标下。2005年以来,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若干个省市曾经启动过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绿色GDP建设方面更进一步。

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应该看到,我们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但付出的代价也同样惨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要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机制,为此需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有效监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为我们指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

走向绿色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不断降低大气中的污染气体,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为此,必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需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等等。

走向循环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就是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及这“三化”原则,对物质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经济过程。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循环经济和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相比,就是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改变过去只有前三个环节的直线经济方式,因而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明经济和再生产经济过程。对于这种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企业,我们应当在用地、用电、用水、相关基础设施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并尽量给予优惠。

走向低碳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低碳发展首先要求经济活动必须实现低水平的二氧化碳等碳排放量。这种以减少和控制碳排放的新经济体系,同样会形成我们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例如在源头治理(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过程治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力行节能)、末端治理(对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生产性利用和废物回收)这三个环节上,都可派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并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低碳化。因而,低碳发展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拓展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为核心,不断抢占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制高点,从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责编:赵晶、秦华)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