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胡家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开场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但是经历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尤其是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由此引发了国内外观察家的种种关注。中国经济崩溃论、危机论、硬着陆论等等说法开始浮出水面。这种担忧有没有道理?中国经济速度放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主持人:对照我们30年来GDP的增长曲线图,你怎么理解中国现在经济增速放缓这样一个状况?
胡家勇:有三个直接原因,第一个是出口明显下降;第二个原因是投资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一些公路、铁路这些上面的投资下降更加明显。消费也在呈现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拉动力都在减弱,那么经济增长率自然会下降,但是目前来看呢,今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主持人:那么针对我们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这样的一个现状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图,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什么样的一个阶段呢?
胡家勇: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经济转型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都把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所以我们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旦进入中等国家以后,迈向高收入国家这就比较困难。
主持人:虽然我们现在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是我们要从中看出一些有利的因素,您认为我们的有利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家勇:我们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我想是结构性的。第一个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国家已经明确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比如说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第三产业,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目前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个是我们国家城镇化的推进会带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再一个因素就是地区差距,将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经济增长一个很重要的拉动因素。我们国家从劳动力资源来看,也是非常丰富的,这些因素都是一些长期因素。
主持人:您曾经对我们的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有过一个描述就是“四重四轻”,具体是怎么“四重四轻”?
胡家勇:第一个就是重投资轻消费,因为我们国家投资力非常高,投资力好像是达到47%,消费在GDP里面的比重也是47%左右。美国这个消费占GDP比重应该是70%,它主要是以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我们的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例,改革开放之初还高一点,目前显得更低一点。
第二个问题就是重规模扩张,轻结构优化。比如说我们的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一直偏小,这是一个结构问题。然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结构问题,叫地区结构不太合理,地区分工、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低,所以地区之间产业雷同比较大,比如说有一些汽车(产业)比较赚钱,那么很多省份就上汽车,结果汽车的产能过剩。
第三就是重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由于我们国家劳动力的成本和资本成本一直偏低,所以成本优势比较明显,那么企业因为有成本优势,他们借助成本优势,往往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品牌意识、原创意识都比较低。
第四个就是重经济核算,轻环境核算。比如说排污水,向大气里面排废气,这个从企业来说它没有成本,但是对社会来说,这一部分是有成本的。但是企业没有算,这个以后是要改变的,因为以后我们要征收环境税,包括征收碳税,这些成本就要纳入企业的核算。这个“四轻四重”,以后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加以改良。
字幕:经济转型需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
胡家勇:为什么没有转过来?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制机制。所以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我想应该是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这样一个体制机制的基础。我想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我们政府职能目前的转换还没有到位。第二个要建立体制机制,我想就是要加快要素市场改革。什么是生产要素,就是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等),这些市场的改变,让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它能够反映我们所讲的稀缺性。通过价格来引导企业行为,也让他们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这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在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当中,改革开放如何才能继续成为推动它发展的一个强大的动力?
胡家勇:需要深化改革,大致可以做这样一些分析。
第一个领域就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要进行改革,国有经济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目前还要继续推进改革,国有经济要集中在它的优势领域和功能领域,国有经济到底在哪些领域有优势呢?
第二个改革我想应该是垄断领域改革,这个目前的呼声比较高。这些领域收费比较高,服务质量有时候不令人满意。这个改革我想一个是要打破垄断,还是要开放这些领域,有些领域是可以开放的,让多种经济成分都可以进入,然后市场竞争。但有一部分领域是不能开放的,因为它是自然垄断领域,但是政府要加强监管,比如说服务收费的水平,然后服务的质量,这些方面是要实施监管的。
第三个领域我想就是叫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我们国家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的发育程度应该是比较高的,比如商品市场,现在我们基本所有商品都是由市场来提供的,市场自由竞争。但是生产要素市场反而不是很全,比如说劳动力市场,现在劳动力自由流动并不是很充分,怎么样劳动力流动,很充分自由地流动?能够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打破区域障碍这个很重要,比如说我在广东省交的保险,我要流动到其他省份怎么办,就是你这种权利,要可携带,就是随着人可以流动的权利,这个很重要,所以要提高社会保障的层次。包括我们国家的要素市场,还包括资源的价格,这也要改革,总体水平显得偏低,这样能源价格上不去,那么节约能源肯定就是一句空话,其他资源价格也是一样。
然后还涉及到我们国家财税,财税改革也是提得比较多,财税改革主要是,现在地方政府财政比较困难,地方政府任务比较多,这个叫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所以现在提出一个叫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改革。
主持人:是呼声和渴盼最强烈的地方。
胡家勇:也是最难的地方,所以叫攻坚,改革攻坚战。难度越大,空间越大,如果你这个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比较深入的话,那么促进增长、促进发展的效果也很明显。
结语:看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必然要迈过的一道坎儿,那么现在放得缓一些是为了今后跑得更稳更好。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激发出我们中国更大的一个发展的活力,续写中国奇迹。
(本文摘编于江苏卫视频道每周二播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大型系列访谈栏目《时代问答》原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