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理论书库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图书连载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 [目录]
 
出版说明
出版说明
  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配合这项工作,我们编辑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书,供党员干部学习。这两本书,分别收入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收入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中央文件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详细]
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图书目录  
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详细】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年1月12日)【详细】
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详细】
四、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详细】
五、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结业时的讲话》(2003年2月18日)
【详细】
六、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进展,统筹安排和推进各项改革,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0月14日)【详细】
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方针政策,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法宝。——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结业时的讲话》(2003年2月18日)【详细】
八、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详细】
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没  有坚实的体制基础。这些问题既是经济运行中重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当然,也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胡锦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4年12月3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456页【详细】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求真务实,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2004年5月5日)【详细】
十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胡锦涛《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0月11日)【详细】
十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详细】
我要评论  
 
 图书连载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