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扶教育之貧”更要“靠教育扶貧”

寧本濤

2020年09月29日08:0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扶教育之貧”更要“靠教育扶貧”

【論教】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要取得全面勝利,就必須深度解析重度貧困地區有效實施教育精准扶貧戰略所面臨的多重困難,才能有的放矢,確保貧困地區實現根源性脫貧。西北地區是我國主要重度貧困地區之一,貧困面廣、點深、差異大,雖然近年來在國家與地方政府教育精准扶貧政策的施行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多方面的短板。基於對西北地區扶貧工作的研究,我們對影響教育精准扶貧有效推進的因素分析如下:

一是自然環境惡劣。西北地區自然環境惡劣,導致農作物品種偏少、經濟發展緩慢、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生活環境艱苦、人文環境較差、文化娛樂生活貧乏。惡劣的自然環境直接制約著教育精准扶貧的有效落實,一方面高學歷教師不堪忍受艱苦的環境不願投身於西北地區的教育事業,即便是當地的優秀教師也是能走則走,造成“鐵打的學校流水的教師”的局面。此外,貧困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封閉、網絡資源建設不完善,教師接受專業化教學培訓的機會較少,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師資水平是制約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核心瓶頸,也是貧困地區教育精准扶貧的主要發力點。另一方面,西北農村地區很多農戶由於土地貧瘠農作物收益較低無法維持生計,迫使他們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這一現象衍生出的新問題就是如何有效保障當地留守兒童接受良好的教育。盡管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實際情況來看,對留守兒童以及寄宿學校的留守兒童的關愛大幅提升,但他們孤獨、煩躁、自卑、厭學,自立能力和教育狀況還沒有徹底改變。對於西北地區多數農村留守兒童來說,關愛工作缺乏、專項投入缺乏,有的學校對寄宿留守兒童關懷的底線就是“確保不出事就行”,加之農村教師生存處境欠佳,均給留守兒童教育帶來諸多困境。

二是人力資本貧困。人力資本是凝結在個人身上的、后天獲得的、具有經濟價值的體力、健康、知識、技能和能力。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個人后天接受的教育有助於提高其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增加其人力資本。西北一些農、牧及民族貧困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了特有的生產生活方式,讓貧困人口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價值理念,認為他們的生活本該如此,祖祖輩輩都是這樣沿襲下來的,上學讀書沒有什麼意義,反而耽誤了務農、養殖的正事。父母親不重視教育,自然也不贊成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很多入學適齡人口隻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后便不再上學而選擇在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經濟收入依然處於低收入階層。父母自身的人力資本積累不僅影響自身收入水平,還會影響代際收入流動。這種以代際傳遞形成的人力資本薄弱很難在短時間內依托教育走出貧困。

三是文化資本貧困。文化貧困理論指出文化貧困通常會導致貧困人口與其他社會成員文化和生活方式相互隔離並對貧困者的下一代形成很大負面干擾,由此形成貧困的自我維持和不斷復制,導致貧困的惡性循環。西北貧困地區由於長期輕視教育,加之缺乏文化娛樂活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資本貧困現象。在一些地區,存在著不思進取、消極等待、以貧為榮等落后消極的貧困文化狀態。在教育扶貧中,也出現了扶貧效果與政策初衷相背離的現象。比如,一些貧困家庭不支持子女接受免費中職教育,認為讀中職雖然不花錢,但耽誤掙錢,因此直接選擇外出打工,即使結對幫扶人員多次上門動員也無濟於事。有關部門結合地方實際開展了特色種植養殖、農村電商等實用技能培訓,但一些貧困群眾對此類培訓有抵觸情緒,認為“浪費時間”,甚至出現通過發“誤工補貼”來吸引群眾參加的奇怪現象。因此,教育扶貧還需要擔負起改造貧困文化、幫助貧困群眾正確樹立脫貧信心的重要使命。

四是教育扶貧規劃頂層設計不足。教育扶貧既要“扶教育之貧”,又要“靠教育扶貧”,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這意味著在教育扶貧規劃頂層設計時,要通過多種政策手段,補齊教育事業發展的短板,努力“扶教育之貧”﹔更要通過提升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著力“靠教育扶貧”。但從各地出台的規劃來看,“扶教育之貧”倍受重視,重點體現在對薄弱地區、特殊群體的幫扶﹔而“靠教育扶貧”在整體規劃方面則有待進一步落實。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育在扶貧方面的重要功能。與此同時,一些扶貧政策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一刀切”現象,出現“因教致貧”、脫貧后返貧等極端案例,這不僅導致人均受助資金偏少,也影響了扶貧效應的發揮。因此,在實踐中需要進一步做好教育扶貧規劃的頂層設計。

(作者:寧本濤,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