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崇高的人格風范 赤誠的為民情懷

——學習《習近平在正定》

秦如培

2020年09月02日08:13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崇高的人格風范 赤誠的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曾飽含深情地說,“正定是我從政起步的地方,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和書記,在正定工作3年多。《習近平在正定》這本書,用寫實的方法、朴實的語言,真實再現了總書記在正定工作的崢嶸歲月,展現了總書記在正定從政期間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雄韜大略和親民、愛民、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為廣大干部群眾了解領袖成長奮斗歷程提供了生動讀本,為激勵新時代領導干部擔當作為提供了鮮活教材,為深入學習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邏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提供了重要參考。

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政黨的“核心是在斗爭中實踐中群眾公認的,不是自封的”。誰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夠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就擁戴他為領袖。學習《習近平在正定》一書,再聯系習近平總書記的陝北知青歲月,聯系他在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擔任總書記的經歷,給我們的深刻啟示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領袖是在歷史磨礪中走出來的,是從人民衷心愛戴中確立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地位是經過歷史証明、實踐檢驗、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的。我們學習《習近平在正定》一書,就是要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經歷中感悟人民領袖的優秀品質、工作作風和人格魅力,從而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團結帶領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

結束在陝北梁家河村插隊7年的知青生活后,習近平同志來到清華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北京的生活條件、中央軍委的崗位和待遇要遠遠好於正定。但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他忘不了農民的艱難和困苦,想出來繼續“為老百姓做一些具體的事情”,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改變多少就改變多少。

做事實在,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這是很多正定人對習近平同志的褒揚。當時,正定是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個糧食畝產“跨長江”的高產縣,被樹為全國“農業學大寨”先進典型,是一個“好縣”。但通過走村入戶、和群眾交心,習近平同志很快摸清了真實情況,大膽提出,正定是一個“高產窮縣”,必須改變正定經濟“單打一”、糧食“單打一”、群眾吃不飽的狀況。習近平同志以為群眾負責、為群眾擔當的態度,在與縣委書記、縣委班子成員溝通后,給中央寫信反映正定高征購使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不久,中央、省委、地委聯合調查組就來到了正定調研,一致認為反映的情況屬實。之后上級決定把每年征購7600萬斤核減到4800萬斤。這樣一來,正定調整了種植結構,適當壓縮糧食作物,上經濟作物,一年農業產值就翻了一番,農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半,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

如何從正定實際出發,理順發展思路,實現富民強縣是習近平同志到正定后一直思考的問題。針對正定處在城市和農村過渡地帶的區位特點,他大膽提出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的發展路子,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大搞農工商,把正定經濟帶入快車道。據原正定縣縣長程寶懷回憶說:“近平同志來后時間不長,根據正定正好處在省會石家庄市和廣大農村之間,提出正定應該走‘半城郊型’經濟的發展路子。”正定老城正好位於距離石家庄市15公裡的位置,正好處在城市和農村中間過渡的位置上。在習近平同志離開正定的30多年裡,正定始終沿著這條路子走,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真抓實干、銳意改革的雄才膽略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適逢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涌起,改革創新成為時代潮流。但一開始,正定很多人認為,寧可不改革也不能犯錯誤,似乎搞改革就要犯錯誤,不改革就能平安無事。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大勢所趨,不改革才是犯了大錯誤。他常說“改革必然海闊天空,守舊未必風平浪靜”,強調改革要體現“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的真意。他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大刀闊斧的步伐,開啟了正定改革開放的時代新篇。針對“干不干,八分半”平均主義分配方式、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實際,他擺脫“中央沒文件,河北沒精神,石家庄地委領導沒講話”的束縛,冒著犯方向路線錯誤的風險,向縣委提出仿照安徽和四川等地的做法,開展“大包干”試點,試點公社當年農業產值就翻了一番半。

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思想解放,善抓機遇謀大事、干實事。1983年,中央電視台籌拍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尋找地方政府共建“榮國府”臨時外景基地。習近平同志敏銳地看到了機會,馬上派人與中央電視台聯系,很快達成協議,由正定縣無償提供場地,中央電視台投資搭建。景區順利竣工后,隨著電視劇《紅樓夢》的播出,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當年有130萬人次前來參觀游覽,門票收入221萬元,旅游收入1761萬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資。“榮國府”不僅帶動了正定的發展,還開創了旅游業的“正定模式”。

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

調查研究作為工作推進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既是興黨興國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原正定縣委辦主任張五普回憶說,習近平同志在正定時主持召開專題常委會,提出反對衙門作風,注重調查研究,以每年三分之一時間深入基層。還親自給四大機關領導寫了一封信,提出了更明確具體的要求:“要脫身冗務,著眼於基層,著力於實際。大家分包各線,聯系鄉鎮,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實實在在地調查研究一番,多一些真情實況,長一些真知灼見,更有效地指導工作,解決問題”。

一輛老式鳳凰牌“二八”自行車,習近平同志經常騎著它,奔波在正定縣的鄉間田野。習近平同志騎著自行車下去調研,一般是不打招呼,不讓人家事先准備,而是直接下鄉、下廠、入戶。在短短3年內,他騎自行車跑遍了全縣所有公社、所有大隊,還和許多農民交上朋友。他每次去調研都不是簡單地走馬觀花,而是詳細了解情況,主動問“有什麼事兒?我給你辦辦”。在習近平同志的帶領下,縣四大班子領導干部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門日常功課,下基層一下到底,親自了解掌握第一手情況,真正把問題搞准摸透,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懸而未解決的問題。

習近平同志做工作始終都是站在群眾的立場看問題、想問題、作決策,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信任。原正定縣委辦主任張五普說:“他待在辦公室的時候,特別是晚上,都是開著門,群眾可以隨時找他談事。群眾的來信來訪,他都認真對待,認真看材料,認真解決。”習近平同志還創新了問卷調查和現場接訪的調研方式,這在當時是個創舉。原正定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亞平回憶說:“習書記帶著我們縣委的干部、工作人員,特別選在正定縣城大集的時候,在大街上擺上桌子,來趕集的老百姓一從我們這裡經過,我們就主動遞給他們紙條,紙條上的內容就是調查問卷。”這種俯身向群眾請教的方式,既了解了社情民意和群眾訴求,又加強了黨群干群的血肉聯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發揚民主、團結協作的高尚風范

團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黨的各級領導班子作為地方工作的中堅力量、領導力量,班子的團結與否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能否順利發展,甚至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團結出凝聚力,出戰斗力,出新的生產力,也出干部。”

很多人都記得,在習近平同志正定縣委辦公室中,挂著“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八個大字。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剛剛從政起步,人年輕又是高干子弟,但從不以自己是從北京下派的干部自居,處處講團結,又善於團結同志,很短時間便贏得了大家的支持,縣委班子形成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據正定縣委常委會記錄員回憶,習近平同志講話,處理工作都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辦,尤其是民主發揮得特別充分。在會上,常委會的同志人人都要發表意見,有什麼看法都要當面提出來,最后習近平同志再把大家的意見匯總、做結論。原正定縣委組織部部長王玉廷說,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時候,也是他們班子最順當的時期,是全縣干部心氣兒最高的時候,大家一心一意干工作、搞建設,沒有半點兒歪門邪道,都是一呼百應,沒有一個搞派系的,沒有一個背后嘀嘀咕咕的。

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人格操守

“隻想著過舒適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備入‘苦海’的。”習近平同志從小就接受春雨一樣革命家風的熏陶,不僅在工作上“勤以為常”,在生活上也“習以為苦”。一輛“二八”自行車是他下鄉使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一套半舊綠軍裝、半舊軍被、打了多處補丁的褥子,成了他不離不棄的“伙伴”。他習慣和大家一起排隊吃食堂“大鍋飯”,一起蹲在樹下吃飯聊天;去調研或者開會趕不上機關食堂的飯點,他就湊合吃一些食堂剩下的涼饅頭和咸菜。在他的一間10多平方米的宿舍裡,條件也是異常簡陋……習近平苦以勵志、儉以養德的生動細節,令人深受觸動。

為官之德,在於清廉。守紀律、講規矩,不搞特殊是習近平一貫堅持的原則。他在1983年和1984年一共出台了11個文件,第一個就是從縣委常委會成員自身做起的《關於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原正定縣委副書記呂玉蘭的丈夫江山說:“習近平同志的家在北京,人在正定工作,到北京開會、辦公事,他每年都要來回往返五六趟,但他一趟車費都沒有報銷過,都是自己拿錢買車票。”原正定縣縣長程寶懷說:“近平同志做人做事有一個很鮮明特點,就是他能做到嚴以修身,言行一致。為了振興正定,他帶頭苦干,親力親為,他在正定經常講:‘表態不如表率,身教勝於言教’。”在正定工作3年多,習近平同志始終做到公私分明,從不佔公家一分錢的便宜。作為縣委書記,無論是陪客調研還是下鄉吃飯,他都堅持交納飯費。很多同事評價說:“近平同志平易近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時時刻刻都這麼做到。”

艱苦奮斗、光明磊落、坦蕩無私,是共產黨人的光輝品格,也是黨員干部應該錘煉的品質修養。今天,我們學習《習近平在正定》,就要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學習他勤政為民的政治品格、清廉自守的崇高人格,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斗。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

(責編:吳兆飛、王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