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經濟特區發展成就彰顯我國制度優勢

郭躍文

2020年08月26日08:0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經濟特區發展成就彰顯我國制度優勢

興辦經濟特區,是我們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不辱使命,在體制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作用,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窗口”作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我國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經濟特區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種優勢集中體現在切實發揮我們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上,體現在我們黨不斷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的能力上。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經濟特區取得成功的關鍵,是經濟特區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定海神針”。經濟特區建立和建設的每一步,都傾注著黨中央的殷切關懷和悉心指導。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充分証明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特區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征程上,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強調“經濟特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尋找新的方位,把握好新的戰略定位”,要求經濟特區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平台、改革開放的開拓者、改革開放的實干家。經濟特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經濟特區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許多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取得巨大成就,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一方面,經濟特區勇於突破束縛,率先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另一方面,經濟特區率先轉變政府職能,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不足,逐步建立起生產要素市場體系,制定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為市場有效運行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經濟特區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數十倍甚至百倍增長。以深圳為例,1979年GDP僅為1.97億元、人均GDP為606元,2019年GDP為2.69萬億元、人均GDP為20.35萬元,40年間GDP年均增速達23%。

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使經濟特區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革除同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建立健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體制機制,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極大激發了社會創新創造潛能,極大增強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

創辦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論,是經過實踐檢驗推進改革開放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國經濟特區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自成立以來,按照國家發展要求,順應人民期待,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在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不斷沖破僵化思想觀念的束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探索改革開放的實現路徑和實現形式,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開路,一大批誕生於經濟特區的創新制度和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走向全國。

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充分証明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更好彰顯了“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這個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年來,我們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牢固樹立科學人才觀,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構建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才管理體制更加科學高效,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更加完善,全社會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氛圍更加濃厚,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政策法律體系和社會環境正在加快形成,中國特色人才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

經濟特區從成立起就樹立了強烈的人才意識,不斷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為經濟特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早在1987年,深圳就出台了全國首個鼓勵高科技人員以技術專利、管理等要素入股的相關政策,此后,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和管理制度,放寬創新型人才入戶政策,千方百計吸引人才參與經濟特區建設。珠海、廈門、汕頭是我國最早大規模、大力度引進人才的城市,在重獎高科技人才、完善人才居住証制度、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等多方面亦有所突破,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的樂土,極大提升了經濟特區的人才競爭力。

新形勢下,經濟特區需著眼於更好發揮“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優化人力資本配置,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不斷積蓄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鮮明特征,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顯著優勢。

回顧40年的發展歷程,經濟特區在實現先富起來的同時,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把“蛋糕”不斷做大的同時,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特別是近年來,經濟特區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從財力投入、資源配置等方面不斷增加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投入,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邁出重要步伐。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証明了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揮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推動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

我國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彰顯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多方面顯著優勢。面向未來,經濟特區要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繼續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在新的發展實踐中積極探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