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衛平
2020年07月21日16:24 來源:《紅旗文稿》2020/14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引導人們充分認識我們已經走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之路。”以高度自信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對於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大歷史觀講清楚中國制度的來龍去脈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必須提高歷史思維的能力,他對很多問題作出的重要論述都體現了大歷史觀的思維方法。譬如,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就、論述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發展、論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與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鴉片戰爭以來180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的奮斗史、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發展史、改革開放40多年的創業史相聯系,強調不能忘記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為用大歷史觀講清楚中國制度的來龍去脈提供了啟迪。
事物發展的聯系性要求認識問題的全面性,割開和斷裂歷史就難以把握事物發展的真諦。這是堅持大歷史觀的理論依據。大歷史觀呈現長距離、寬焦距、大寫意的時空場景,形成人們認識特定事物的科學視野。中國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它的形成有源頭之水,有發展之流,有成熟之果。中國制度的建立伴隨著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的實踐過程,必須把中國制度放到歷史的大視野中加以深刻認識和把握。
1949年成立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義制度”。1956年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任務后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改革開放新時期,黨領導人民通過探索和創新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表明,中國制度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是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打造出來的成果,凝結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孜孜不倦的心血。
認識中國制度不僅要了解它形成的過程,更要講清楚它的根脈。延綿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文化為中國制度奠定了基礎,中華大地的沃土培育了中華民族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民既努力學習世界先進成果,又堅持走自己的路。中國制度不是外部置入的“飛來峰”,中華優秀文化滋養著中國制度內生性的發展。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必須與講好中華優秀文化故事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二十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堅持以大歷史觀講清楚中國制度故事的來龍去脈,有助於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深厚歷史內涵。
以“兩大奇跡”講明白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一些領域和某些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位於先進水平。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的體現。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既體現著中國經驗的提煉,又展示了社會主義現實的強大生命力。
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必須把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講明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包含兩個極其深刻的意蘊,一是把制度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相挂鉤,突出制度優勢的國家治理效能轉化﹔二是把制度構建與國家長治久安相聯系,突出制度優勢福祉人民、和諧社會、促進發展的作用。這兩個意蘊告訴人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示的不是某個方面的優勢,也不是幾個方面的優勢,而是整體性的優勢。講明白中國制度故事必須講明白13個方面優勢的合力作用和整體效應。
講故事就要講事實,講事實才能說服人。中國制度故事的精彩體現在制度優勢顯著表現出來的事實。《決定》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兩大奇跡”的創造,正是中國制度顯著優勢合力作用和整體效應的收獲。改革開放后,世界看到中國發展的事實只是局限於經濟方面,沒有關注到社會穩定這個事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還心懷以攻擊共產黨執政的制度來擾亂中國社會的企圖。黨中央首次把社會長期穩定作為一大奇跡與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相並列,是對中國制度顯著優勢的認識升華。值得自豪的是,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際上部分地區長期陷於動蕩的局勢下,中國創造的這“兩大奇跡”尤其彌足珍貴。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必須講充分創造這“兩大奇跡”的事實。
以本土話語講透徹中國制度的理論邏輯
制度代表一種文明,它不僅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而且也是思想的理論積澱。不同的制度樣式、屬性、水平構成制度文明的差異,古今中外各國制度的生成和發展都離不開本土環境。中國制度生成和發展的實踐,有其自身的理論邏輯,把中國制度的理論邏輯講透徹,是講好中國制度故事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任務,要求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加強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的發言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制度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制度理論研究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實踐,形成中國特色,以本土話語闡釋中國制度的理論邏輯。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制度探索的實踐始終伴隨著理論的思考,並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如關於任何制度都受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制約,制度屬性由國家的性質所決定,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制度,評價制度好不好本國人民最有發言權等觀點﹔如提出衡量和判斷制度的依據和標准,提出制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全局性、穩定性,提出堅持制度繼承和創新相統一,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提出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提出強化制度執行力,提出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提出制度競爭是國際間最根本的競爭,等等。這些思想觀點為闡釋中國制度的理論邏輯提供了豐富的依據。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一些國家奉行霸權主義,長期佔據著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霸權地位,把他們的制度作為獨一無二的標准,向全世界兜售,甚至採取強制手段要求別的國家照搬實行。他們尤其竭盡全力對中國制度橫加指責,肆意攻擊,反對共產黨領導,反對社會主義制度,表現出十足的制度霸權主義邏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加強制度理論研究,既要堅決抵制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外來思潮瓦解中國制度的危害,又要走出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上“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增強我國制度話語權,以本土話語講透徹中國制度的理論邏輯。
講故事就要講道理,講道理才能影響人。理論邏輯建立在學理基礎上,中國理論寓於中國制度故事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好不好,最有發言權的是中國人民。中國制度故事不僅有充分的事實為內容,而且有豐富的理論為邏輯,講透徹中國制度的理論邏輯,是打破西方制度霸權主義理論的重要任務。
以高度自信講敞亮中國制度的發展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制度自信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勝利前行。
高度自信來自於中國制度在國家治理效能上的顯著優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建設業績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奇跡,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發揮制度顯著優勢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7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証。” 不斷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繼續創造新的奇跡,黨和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持有高度的自信。
高度自信形成中國制度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目標追求中的政治定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領導偉大事業的國家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制度,是福祉人民、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國家制度,是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創造奇跡和輝煌的國家制度,是保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國家制度,是展示社會主義巨大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國家制度。對於這樣的制度,中國人民沒有理由不自信。
中國制度在探索中形成,在發展中成熟,在完善中定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順應時代潮流,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上下更大功夫。以高度自信講敞亮中國制度的發展前景,是講好中國制度故事的精彩之處。
(作者: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紅旗文稿》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