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向更高水平

簡新華

2020年06月09日07:5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向更高水平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我國40多年改革開放的一條主線,就是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看到,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還面臨不少體制性障礙,還存在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破除這些體制機制障礙。2020年5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行動綱領。

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早界定,是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

經過20多年實踐創新與理論探索,我國目前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多年來,經濟建設取得飛速發展,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力於培育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的變化對深化改革提出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亟須通過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此次頒布的《意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概括更為全面,也更加深入,彰顯了中國將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基本政策導向。

從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和構成的各方面情況來看,自1992年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通過20多年的經濟改革和實踐探索,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所有制基礎來看,已經由基本上是單一公有制轉變為多種所有制並存﹔從企業制度來看,國企改革成效顯著,廣大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從市場體系來看,已經由隻有商品市場、沒有要素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缺乏充分市場競爭的狀況,轉變為基本上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統一、開放、競爭的市場體系﹔從財產和收入分配來看,已經由強調按勞分配、存在平均主義的傾向,轉變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從經濟運行機制來看,已經由國家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管理,轉變為主要由市場調節、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非指令性的規劃﹔正在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體系。

西方國家有些人不承認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他們的觀點是不正確的,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站不住腳。什麼是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或者說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為誰生產主要由市場進行調節的經濟形態,這個本質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已經做到,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為誰生產,已經主要由市場調節,而非由國家計劃規定,正因如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真正的市場經濟。

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實行規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具有完整統一、公平競爭、內外開放的市場體系和合理有效的市場監管體系﹔通過完善的政府經濟管理體系(包括法治體系),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實行更為全面、合理有效的規劃管理和宏觀調控﹔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做到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具有符合國情的更為合理有效、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

從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和構成的各方面來看,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著力改進以下不足:

公有制經濟雖然得到相當大的發展,發揮著主導作用,但國有企業制度還不夠健全規范,國有經濟還需要進一步做優做強做大﹔非公有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鼓勵、支持和引導。

財產和收入分配制度還不完善,需要有效解決收入分配差距等問題。

市場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資本、勞動力等要素市場還不夠成熟完善,市場監管的效力有待加強,既存在市場決定性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地方,又存在市場作用過度、難以有效克服市場失靈的不足。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市場經濟法治還不夠健全,市場管理行為還需更加規范,管理作用還有待更好發揮。

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需要更好地解決城鄉居民的養老、就業(失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住房等問題,實現社會公平和發展成果共享,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已經提出了全面系統的指導思想、原則任務和具體措施,根據《意見》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需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深入調查研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及產生原因,完善相關制度,按照公平競爭原則,幫助非公有制企業克服困難、實現規范發展。

改革完善財產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勞動者生產經營積極主動性。有效避免市場機制下貧富差距擴大的弊端,讓全體人民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平。

加快完善市場體系特別是資本、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運行管理機構和制度,加強市場監管,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效克服市場失靈,讓市場充分有效地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完善政府管理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優化政府服務,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

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適度合理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相關投入,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管理和監督,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真正做到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作者:簡新華,系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7ZDA036〕階段性成果)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