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講仁愛與施仁政

劉余莉

2020年05月22日08:25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講仁愛與施仁政

《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六年,太宗親自查錄被關押的死刑犯的案情,生起憐憫之心,於是放他們回家,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結果,到了第二年,這些被放回的死囚共三百九十人,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按時回到朝堂,竟無一人逃亡。於是太宗將他們全部赦免。有詩贊嘆太宗曰:“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立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死囚四百來歸獄,以心感人人心歸。”太宗“以心感人”,離不開孔孟的仁與仁政思想的影響。

仁者愛人

在孔子那裡,“仁”是一個含義極其豐富的概念,廣義的“仁”是一個全德之辭,幾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狹義的“仁”是五常之一,是以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為主要內涵的道德情感、道德規范、道德品質,是人們處理人際關系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礎。

“仁”雖體現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價值,也是對各種美好品德的高度概括,但它有一個核心就是“愛人”。《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可見,仁者愛人。

孔子強調,這種仁愛“必由親始”。家庭中的親愛,是人最早形成的愛心。孔子弟子有若即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作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后來儒家也以親親敬長解釋“仁”的基本含義。“仁者,愛人”最深厚的根源即是家庭血緣的親情之愛,離開了親情之愛,“愛人”就成為無根之萍,無源之水。親情之愛孕育了對他人的仁愛之心,“愛人”就是孝悌之心的外展與擴充,即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是一種內在的道德情感,“愛人”則是這種情感的外顯,它必須通過顯示於外的行為表現出來。因此,“仁”的內涵還包括“忠恕之道”。朱熹解釋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是積極一方。孔子說:“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作為“為仁之方”的行為模式,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東西,應當積極使別人也同樣得到。“恕”是消極一面。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當你的行為可能給他人帶來影響時,必須考慮它的后果是否能為他人接受。可以說,“立人”“達人”,都是為他人著想,這就是“忠”﹔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於別人,這就是“恕”。曾子在概括孔子之道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見,實踐仁德要從自己做起,從當下最切近的事情一步步做起。

“推己及人”內含著一個道德的標准。離開了道德的准則,以己之好惡推及人,不僅不能利人,還足以害人。因此,“仁者愛人”,特別強調愛人以道、愛之以德。推己及人,也須以道德之心推之。正己然后能推人。那麼,如何才能“正己”?孔子提出的具體方法就是“克己復禮”。具體而言,便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按照禮的原則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視、聽、言、動(起心動念)都符合於禮,克制自身與道德本性相違背的一切私心欲念,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仁政:禮主刑輔

到了孟子,“仁”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擴充。他認為人皆有所愛,隻要充分擴充這種愛便是“仁”。同時,孟子的“仁學”,又多從心性入手,他用“不忍人之心”或“惻隱之心”解釋“仁”,認為“仁”的品質是人生而具有,道德教育的目的無非是恢復人本有的仁心。將這種“不忍人之心”運用在政治上,就會施行“不忍人之政”。

仁者愛人,在傳統治國理政之中,表現為以愛民如子、視民如傷為內容的仁政。可以說,正是中國政治中這種講仁愛的思想,是“中國之治”能夠達到“不忍欺”的關鍵。即使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管子對這種仁愛思想也深表認同。

《管子》中指出:“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如果人主能夠讓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那麼人民對待君主就如侍奉父母一樣。如果君主有了憂困,人民就會為他感到憂傷﹔國君有了危難,人民願意為他拼命效力。反之,如果人君把人民看作是泥土、草芥一樣低賤,甚至還隨意踐踏、欺凌,人民反過來就不會被君主所使用。君主有什麼憂困,人民也不會為他分憂﹔國君有難,人民也不會為國君去赴湯蹈火。如果國君能夠把人民視為與自己一體,那麼國君有了困難,人民怎麼會不為國君而效力、分憂?

《六韜》記載,周文王向姜太公請教治國之方。太公回答說:“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見之飢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春秋左氏傳》中也說:“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正是因為中國古人有這種愛民如子的仁愛思想,因此在治國理政中採取了禮主刑輔的態度。

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子判案與其他法官一樣,都是依據案情為人定罪。但是他和別的法官不同之處在於想方設法地杜絕爭訟。如何杜絕爭訟?就是要興起道德教育,使人具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歷史上著名的“六尺巷”典故,說的正是此理。

刑期於無刑

講仁愛的從政者必須具備三種職能:君、親、師。即使身為執掌刑罰的司法官員,隻要有仁愛之心,不僅會受到人民的愛戴,而且還能感化百姓,達到“刑期於無刑”的效果。

《孔子家語》記載:孔子的弟子季羔在衛國擔任司獄官。他親自判定對一個人實施刖足之刑。后來衛國動亂,季羔逃跑。被他判處刖足之刑的人恰好負責守護城門。但是這個人不僅沒有借機復仇,反而協助他逃脫危難。季羔將要離開時問其原因,這個人說:您判定對我實施刖足的刑罰,是因為我罪有應得,您也無可奈何。當時您要用法律判罪時,是先判了別人的罪然后才判我的罪,這是希望我能夠得到減免﹔在我被判定罪刑,將要行刑時,您面帶憂愁和傷痛之情。您這樣做並不是對我特別偏袒,而是君子看到人民犯罪自然就會產生哀憐之心。這就是我之所以愛戴、幫助您的原因。孔子聽了這件事后說:雖然都是依法辦事,但是心存仁恕樹立的就是德行,太過嚴厲苛暴樹立的就是仇怨。既能夠公正,又顯示了德行,季羔做到了啊!

古人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的道理,所以治國要順應天道,對待民眾講求仁愛,不能過於苛刻。古人把“地方官”稱為“民之父母”,理應愛民如子。《鹽鐵論》中寫道:“故為民父母,似養疾子,長恩厚而已。”孟子強調:“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正是因為孔孟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使得“仁政”成為中國古代開明政治的追求。因此,在以禮、樂、刑、政為核心內容的治理體系之中,特別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孝經》中講“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禮記》中也講“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正是因為重視禮樂教化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所以中國文化也被譽為“禮樂文化”。

(責編:王靜、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