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劉坤 陳通

2020年04月21日08:1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正在推動高等工程教育發生深刻變革。面對全球變暖、瘟疫流行、人口老齡化等帶來的大工程挑戰,高等工程教育必須超前識變、積極應對、主動求變。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立足當前的主動作為、面向未來的主動謀劃,它以“與未來合作”為核心理念,旨在培養面向未來的卓越工程創新人才,建設工程教育強國、支撐民族偉大復興。在中國情境下,深入推進新工科教育,實際上是一項教育治理課題,亟須探索新工科教育的中國模式。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呼喚新工科教育。強國依靠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培養依賴一流教育。從工程教育的性質看,它具有較強的當下性與介入性,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人類歷史上歷次工業革命均對人才提出了全新的需求,有力推動了高等工程教育的變革創新。新工業革命為后發國家建設一流高等工程教育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新工業革命時代呼喚工程教育范式轉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深刻影響著工程教育變革創新進程。第四次工業革命以物質科技、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融合等為特征並加速演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推動顛覆性創新技術發展,科學技術以指數型爆發式發展,各領域技術集成、交叉疊加綜合發展,給未來世界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2018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8.1%,快速步入普及化階段,規模已居世界第一,有著世界上體量最大的高等工程教育,並正通過新工科教育加快推進工程教育強國建設。

  正確把握新工科教育的“形名之辨”。縱觀工程教育發展史,它先后經歷了技術范式、科學范式、工程范式等。每一種工程教育范式的建構、成型、發展、成熟和轉型都是一個連續和漸變的過程。工程教育范式一般是在形成和穩定一段時間后才能更好地做回顧性研究,工程教育范式研究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正如第一次至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樣,每次工業革命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很難精准界定,而精准界定開始和結束時間未必重要,但其內涵和內容更為重要。工程教育范式轉型實質是工程教育的根本性、系統性變革,范式的內涵、內容比名字和時間更重要。實際上,本輪工程教育范式轉型業已開始。當前,為加快適應新一輪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緊迫需求,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更大了、速度更快了、抓手更實了、綜合性更高了、系統性更強了,我們稱本輪工程教育范式為“新工科范式”。新工科教育實際上是工程教育的范式變革與迭代,是在高等工程教育環境、條件、需求,特別是時代發生大變化的背景下,積極主動探索工程教育的新路子、新模式、新形式。在工程教育教學的內容上實現更新換代,在流程和機制上實現再造。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制度優勢。2017年被稱為新工科教育元年,“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構成了新工科教育的“三部曲”,迅速掀起了全國新工科教育熱潮。“復旦共識”第一次面向公眾拋出了“新工科”的概念﹔“天大行動”形成了“新工科建設路線圖”,明確了新工科的歷史任務、建設階段、建設路徑等重大基本問題﹔“北京指南”,形成了新工科建設項目指南,為大規模開展新工科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導向。新工科教育“三部曲”理論內涵豐富、實踐導向明確,是政府主導的以高校為基本主體的政策邏輯、學科邏輯、知識邏輯、社會邏輯和產業邏輯等高度耦合的一體化設計和整體性推動,奠定了中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走向和風格。中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一個顯著特點和優勢是,政府主導的新工科教育政策邏輯具有強勁的號召力和執行力,能夠快速產生強勁的政策執行力和資源調配力。

  深度挖掘政府與高校良性互動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效能。一方面,政府主導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及其治理機制構建。統一思想、凝聚行動,以“新工科”理念為先導凝聚廣泛共識、以需求為牽引開展多樣化探索、以項目為平台加強交流合作、以統籌內外資源為途徑加大項目支持。此外,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新工科教育,在各種教學改革項目中專門辟出新工科類,進行重點支持。各級政府主導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以項目的形式深入開展起來﹔另一方面,高校自主新工科教育體系設計及其內生治理機制創新。高校是新工科教育的基本主體,是推動新工科教育多元力量的匯聚點。在高校廣泛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高校自主的新工科教育體系設計不斷涌現,並形成穩定的新工科教育內生治理機制。

  廣泛推動產業界與社會力量深度融入新工科教育治理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新工科教育是新經濟的產物,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直接催生的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產生於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的迫切需求。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與產業界合作支持高校共同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門開辟新工科類項目,產業界提出項目需求並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過程,助力解決教師隊伍、教材建設、體系融合、基地建設等制約未來卓越工程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成為培養造就新時代卓越工程師的重要抓手。此外,各種類型的新工科專家組織、聯盟等“第四種力量”或曰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新工科教育,是中國新工科教育治理效能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構建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體。新工科教育治理是政府、高校、社會力量、產業界及國際層面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復雜過程,涉及人才培養的各個要素、階段和環節。達成新工科教育治理目標,必須通過全面開放的組織形態,努力構建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體,形成多元治理主體間相對穩定的群體關系模式,持續優化教育治理內外部諸般關系。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觀背景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成為一項重要的全球治理課題。因此,構建協同歷史與當代、國際與國內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體,是推進新工科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作者:劉坤 陳通,分別系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本文系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新工科建設的若干基本問題研究”〔GK-194〕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