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著力點

王光榮

2020年04月21日08: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著力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隨著科技的進步、文明的發展,文化已經與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成為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文化軟實力正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競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是一個重要指標。在新時代,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競爭,說到底是核心價值觀的較量。誰的價值觀更強大、更具吸引力,誰就能獲得國際話語權,得到國際社會充分認同,進而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當前,面對風起雲涌的各種思想潮流,隻有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將我們的精神旗幟牢牢樹立起來,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團結合作中共同前進,匯聚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才能掌握國際文化競爭的主動權,引領發展潮流。

  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要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全過程。同時,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廣大群眾的價值取向、自覺行動,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規范,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引力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在五千多年悠久歷史中,中華民族培育和發展出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命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破解人類社會共同難題的豐富智慧,能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從這個層面上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寶藏,也屬於全人類。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有義務也有能力向世界提供植根中華文化沃土的中國觀點和中國方案。隻有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為各國民眾提供獨具魅力的文化產品,觸動心靈、引發共鳴,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和認同度,才能更好促進民心相通、不斷擴大中國的“朋友圈”。

  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文化產業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化理念、文化價值和文化追求,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文化企業的規模、實力,文化產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不僅決定一個國家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份額,更關乎一個國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意義。隻有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骨干文化企業和知名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將我們的文化價值傳播出去,更好地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要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高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加快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健全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構建以文化企業為主體、文化產品為載體、市場化運作的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同時,積極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搶佔數字化、網絡化競爭制高點,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市場空間,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內生動力。

  提升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的國家傳播與交流,有助於跨越語言上的障礙和觀念上的隔閡,在不同國家民眾之間架設心靈和情感的橋梁。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時代,誰的文化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為流傳,誰就能掌握國際話語權。

  一方面,應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不斷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種方式運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把政府交流和民間交流結合起來,鼓勵更多學術團體、文化機構走出去開展交流活動。重視發揮我國走出去企業的作用,鼓勵企業及其員工與所在國政府、企業、民眾互動交往,通過服務當地發展,參與社會公益,以良好的企業形象展示中國國家形象。重視發揮出境旅游公民的作用,著力提升文明素質,以良好的言談舉止展現文明中國、禮儀之邦的風採。

  另一方面,應高度重視文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媒體的國際傳播能力,一手抓新聞媒體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新聞信息內容建設,加快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在5G時代啟幕之際,尤其要搶佔互聯網這一信息化條件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戰略高地,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同時,在准確把握國際社會的利益交匯點、情感共鳴點的情況下,生動精彩地講述中國故事,展示燦爛多姿的中華文化,傳遞中國人民的美好情誼,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的理解和友誼,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搭建橋梁。

   (作者:王光榮,系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博士研究生)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