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國古代如何進行政德教育

鄯愛紅

2020年04月07日10:4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中國古代如何進行政德教育

政德,即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為治國的原則,也指為官者應具有的德行。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輔”的認識,在政德教育實踐中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遺產。西周康王時期的大盂鼎銘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正德”即“政德”),這是“政德”一詞最早的出現。此后,政德思想經由歷代思想家、教育學、政治家的不斷豐富,貫穿於學術研究、人生修養、治國實踐等方方面面,嵌入了中國古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國家治理結構中。在實踐中,歷朝歷代通過家訓教化、學校教育、公文詔書、談話著述、官箴勸誡等形式,傳播政德思想,對國家治理產生了積極作用。

家訓教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家訓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家訓有十余萬種。家訓的內容涉及修身處世、為學為政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大量政德教育的內容。如,諸葛亮告誡子女“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南北朝時期顏之推認為要“以行為教”“以學為教”“以身為教”。他寫的《顏氏家訓》要求子女勤學、自律、重義、務實。“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君子立身處世,貴在能夠對旁人有益處,不能隻會高談闊論,否則就會浪費國家資財。

教育考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識與道德密不可分,為學的目的在於成人。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擔當治國平天下使命的君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漢唐以來,無論官學、私學,均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科書。國家選任官僚也以修習儒家經典所達水准為主要標准。正己修身、清廉為官、重義輕利等價值觀通過學校教育的經典研讀和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內化為了即將入仕者的君子人格。此外,歷代帝王也經常用策試、考試的方式促使為官者時刻堅守政德。秦代的《為吏之道》中就包含了要求官吏忠誠、清廉、審慎、喜善、恭敬的內容。漢代察舉科目中包含孝廉、茂才、賢良方正等,其要義就是“公、能、智、勇”等道德標准。唐代吏部有考功司,以“德義”“清慎”“公平”“恪勤”所謂“四善”來考核從政為官道德。

公文詔書。西周時期,周公吸取商滅亡的教訓,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修德配命”的觀點。以后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將修德性、行德政作為重要的價值目標。帝王大臣往往將政德教化寓於傳達政令的公文詔書中。漢唐以來,很多皇帝詔旨及政府文告中都包含闡述君民關系、以民為本等德治理念,評品官員道德品行等政德方面的內容。比如,漢文帝《匈奴和親詔》:“朕既不明,不能遠德,使方外之國,或不寧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內,勤勞不處,二者之咎,皆自於朕之德薄而不能達遠也。”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陳情表》極陳孝親之義。“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感動了晉武帝,也成為后世培養官員“孝”“忠”德性的教科書。唐太宗在《命皇太子知左右屯營兵馬事詔》中先肯定太子李治“忠孝成德,志業光茂”,而后才是任命的內容。

談話著述。中國古代很多帝王重視德教,留下了大量教育官員修養政德的文字。《貞觀政要》中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是記錄唐太宗與大臣談論政德的內容,既有對仁義、忠義、孝友、公平、誠信等正向品德的闡述,也針對奢縱、貪鄙等負向品德展開討論。武則天專門著《臣規》一書,其中包括了至忠、守道、公正、誠信、慎密、廉潔、良將、利人等政德內容。朱元璋以嚴厲反貪著名,他也並非不教而誅。為喚醒官吏的良心,他親自編寫《醒貪簡要錄》,令所有官吏熟讀。《康熙政要·論君道》中記載,康熙曾言:“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漸而不杜,必至於不可杜也。”教育官員慎微慎小。史學著作、文學作品等大眾文化揚善抑惡,也是官吏政德學習的重要渠道。許多史學著作,如《春秋》《史記》通過點評歷史事件和人物起到價值引導的作用。文學作品,如《詩經》中的許多詩篇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聲、民意、民心,具有匡正時俗的功能。屈原、范仲淹、蘇軾等的作品也都具有政德教育功能。此外,中國特有的匾額和楹聯也是傳播政德的重要載體。上至皇宮,下至縣衙的匾聯,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勸勉,官員耳濡目染,受到教育。

官箴勸誡。“箴”,是規諫和告誡的意思。官箴最早是指官吏對帝王所進的箴言,據《左傳·襄公四年》記載,周武王時,太史辛甲“命百官,官箴王闕”,即要求文武百官用箴言以誡武王過失。唐朝以后,官箴逐漸演變為官吏的道德及行為准則。官箴多闡述官員修養和從政經驗,雖內容因作者經歷會有所側重,但政德內容必含其中。宋代呂本中的《官箴》、元代張養浩的《為政忠告》、清代陳宏謀的《五種遺規》、清代汪輝祖的《學治臆說》等著名的官箴中都有很多政德教育的內容。呂本中的《官箴》說:“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張養浩在《為政忠告》闡述了包括從政自修、執政為民、為政清廉、施政有道、執政有節等政德思想。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