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培養現代文明人格

肖偉光

2020年04月02日12:5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培養現代文明人格

人格就像人身上的“暗物質”,看不見、摸不著卻有不可忽視的力量,譬如磁力之於磁體,是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力、潛移默化的感染力。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加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現代文明人格。“培養現代文明人格”這一重要命題,扎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增強不想腐自覺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入推進“人的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對於黨員領導干部而言,人格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世間萬物,莫不有格。國有國格,人有人格。人格是一個人志趣、抱負、性格、氣質的集中體現,是知識累積、道德修為和意志磨煉的綜合結果,是一個人獨具特色的行為模式與風格。孔子有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人格就像人身上的“暗物質”,看不見、摸不著卻有不可忽視的力量,譬如磁力之於磁體,是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力、潛移默化的感染力。

對於黨員領導干部而言,人格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這一塊缺了,就名不副實、徒有其表﹔這一塊弱了,就無法充分履職盡責。一般來說,權力的影響力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靠手中的權力產生的影響力,稱之為權力性影響力﹔一是靠自身行為產生的影響力,稱之為非權力性影響力。領導干部實施領導的過程,不僅是決策、指揮、協調的過程,也是領導者自身人格表露的過程。《史記》有雲:“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大學》中也有類似觀點:“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這都很好說明了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重要作用。

作為共產黨員,人格不僅是一己私事,還反映黨的形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人格力量與真理力量有機統一,真理靠人格力量增其光輝,人格靠真理力量把其航向。如果用杠杆原理來類比真理和人格的話,前者如重力,后者如力臂。力臂越長,撬動真理的力量也就越大。比如,憑借強大人格魅力,周恩來總理贏得了世人尊重。美國《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白修德感慨,一見到周恩來,自己的“懷疑和不信任幾乎蕩然無存”。“美則愛,愛則傳”,說什麼很重要,誰來說、怎麼說也很重要。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僅要以科學的理論說服人,還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堅持把講道理和講人格結合起來,以誠意正心,引萬眾歸心。

培養現代文明人格,是增強不想腐自覺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系統工程,不敢腐重在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懲治和威懾,不能腐重在全域化、立體化、常態化的制約和監督,不想腐重在立德鑄魂、補鈣壯骨、化風成俗的教育和引導。反腐敗斗爭要取得更大勝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黨員、干部從內心裡做到“不想腐”,讓“不想腐”成為規范性思想准則,成為真正的自律與自覺。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培養現代文明人格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黨員領導干部而言,就是要自覺立政德。具體來說,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大德須明,公德必守,私德要嚴。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黨員、干部隻有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慎重對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講操守、重品行,時刻檢點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始終做到潔身自好。

同時,還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的重要性。“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也印証了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黨員、干部要做家風建設的表率,使好家風涵養好作風、好黨風、好民風。

培養現代文明人格,是深入推進“人的現代化”的內在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最終歸宿,也是國家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現代文明人格的培養是人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既被現實社會所塑造,又在推動社會進步中實現自身發展。人的發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共產主義社會的特征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注重“推動實現物的不斷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一書中曾指出:“人,本質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改造人們生存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不僅包括科學技術現代化,也包括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止於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人的現代化最重要的內涵是社會和文化層面的提高,社會成員的公共精神、道德追求、責任意識、規則意識等現代文明人格的培養是其重要方面。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培養現代文明人格的自覺性,進而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凝聚起億萬人民群眾智慧和力量投入到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去。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