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問題及其管理

鄯愛紅 孔祥利

2020年03月30日08:28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問題及其管理

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不僅要加強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律政策等制度建設,而且還要加強倫理管理與價值引導,為應急體制機制和法律政策提供道德支持。

疫情防控時期加強倫理管理的必要性

倫理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時應遵循的基本准則。疫情發生后,正常的經濟社會生活秩序被打破,政府、社會和個人的行為在危機狀態下都面臨失范的風險。規范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個體的行為,不僅需要法律法規和政策剛性約束,而且還需要關注疫情時期的倫理管理,為社會秩序的維護提供道德支持。加強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管理,是避免緊急狀態下政府管理引發輿情事件的要求,也是引導和規范社會團體和民眾參與疫情防控、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

疫情防控中輿情事件的本質是倫理沖突。疫情防控涉及多方主體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勢必產生諸多觀念和價值沖突,進而使倫理問題變得非常突出。基於2003年非典和此次疫情引發的輿情分析,可以發現疫情防控中面臨的倫理問題主要包括:一是信息公開與公眾知情權保護﹔二是公共健康與個人權利保護﹔三是應急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問題﹔四是法律與情理的沖突﹔五是疫情應對中的公共倫理普及。

倫理管理可以為人們疫情時期的行為提供指導。盡管自2003年非典以來,我國持續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規,以期對緊急狀態下處置行為進行科學規范。但面對復雜而充滿不確定性的決策情境,有形的法律規范很難面面俱到。上述法律法規的執行,迫切需要提高包括政府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倫理素養和道德意識,提升他們遵從各類法規政策的自覺性。倫理管理將為危機狀態下人們“應當做什麼”和“應當如何做”提供一個可操作性的指引。首先,為政府應急決策提供指導。政府如何讓決策有效率,同時獲取社會廣泛支持,不僅需要依法行政,而且各類政策和管理措施還需要經得起倫理檢驗,既要合法,又要合倫理。其次,為企業、社會組織和民眾在疫情防控時期的行為提供規范。疫情防控時期,倫理管理既有助於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迅速形成道德共識,與政府攜手並肩、共戰疫情,也有助於對其做出倫理指導,幫助他們在各自領域各司其職、責任共擔。再次,疫情暴發時進行倫理管理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如2007年、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相繼發布針對大流行流感防治的倫理考量事項,2016年針對埃博拉疫情引發的倫理問題制定了相關指南,重點對疫情發生后的信息公開與民眾知情權保護、資源分配、公共衛生監測、患者強制隔離、社會弱勢群體保護、醫學干預與研究、社區參與等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

加強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管理

有效地進行倫理管理,既是保証政府管理在危機狀態下不偏離目標的關鍵,也是政府化危為機的重要契機。其中,重點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加強制度建設,將倫理審查納入疫情防控的決策程序。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標志著我國決策機構引入倫理審查進入了新的階段。針對疫情防控中的突出問題,加強相關制度建設步伐,將倫理審查作為疫情應對重大決策的重要程序,符合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趨勢。首先,可以借鑒國際經驗,成立疫情防控倫理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公共衛生、倫理學、法學、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領域專家以及社區代表等組成。區別於醫院系統的傳染性疾病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其主要職能是對疫情防控階段的公共政策進行倫理審查,對各級政府的應急行為進行倫理指引,研究制定應急時期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疫情防控的倫理規范等。其次,編制疫情防控時期倫理指南。該指南主要關注傳染病防控中的公正與補償、信息公開透明以及社會動員與合作等核心價值,聚焦於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和民眾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為疫情防控時期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民眾提供行為指導。再次,將倫理審查作為疫情應對重大決策的重要程序。疫情防控重大決策出台之前,須由倫理委員會進行審查,對可能出現的倫理風險進行防范﹔即使政策措施符合法律規定,如果存在倫理風險,也要加大解釋和宣傳力度,消解負面輿情,凝聚社會共識。

提升倫理素養,增強領導干部的倫理選擇與決斷能力。公職人員的倫理水准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在危機時期,公職人員的倫理道德素養是保証應急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精神資源。首先,加強領導干部倫理素養的訓練。要在應急管理培訓中,加強干部疫情處置的價值觀培訓,讓領導干部在疫情來臨時,能夠根據形勢需要及時判斷情勢,考量如何平衡公平與效率、民眾權益和公共權力、個體生命權與集體利益等多重沖突,找到適當的處置方式,以保証疫情防控措施實施過程中行為的規范性。其次,增強領導干部疫情防控時期倫理形象塑造的意識和能力。在社會處於穩定狀態時,政府公共倫理形象的塑造多隱匿於日常管理之中,潤物細無聲。危機時刻是考驗干部能力和作風的試金石,更是累積公眾對政府滿意度和信任度的重要契機。政府決策高效有力,處置得當,會迅速增進政府和公眾之間的信任關系﹔相反,則會發展為對政府的不信任,進而損傷政府公信力。因此,政府除了要以積極有效的方式應對疫情之外,還應有意識地塑造領導者的個性魅力並表現政府為民眾服務的能力和智慧。再次,利用危機帶來的機遇,提升公職人員的職業倫理精神。從倫理視角來看,由於在危機處置狀態中行政行為屬於非常規行為,一些約束常態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再發揮作用,公職人員的道德責任感和行政價值觀,以及建立在對道德情境和道德必然性認知基礎之上的道德判斷力開始發揮作用。道德責任感和行政價值觀決定了公職人員在關鍵時刻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問題,道德判斷力則決定行政人員如何最大限度維護公共利益的道德智慧和能力。

加強民眾公共倫理的宣傳教育。現代社會,由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矛盾越來越復雜,導致危機事件呈現頻發、損失巨大、涉及廣泛、應對復雜等特點。單純依靠政府顯然難以承擔應急管理和救援的責任。疫情發生時,需要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廣泛參與合作,這就要求培育民眾及社會團體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現代民眾的參與意識,不僅包含積極主動參與救援的意識,而且包含危機時刻民眾、社會和政府之間形成的互信合作、共擔風險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建立起戰勝危機的強大社會支持系統所必需的道德基礎。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