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民族感情和文化價值的水乳交融

——再論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基本特點

陳來

2020年02月10日08:5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民族感情和文化價值的水乳交融

愛國主義是鼓舞中華民族團結一致的奮斗旗幟,是推動中華民族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感情,也是中華文化的基本價值。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表現形式、范圍與規模、推動愛國主義前進的社會力量,都隨著社會歷史條件和歷史階段的變化而發展。但就總體而言,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表現也具有共同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維護統一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以漢族為主體,各兄弟民族團結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創造、攜手發展的歷史。“和為貴”,“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價值取向,也體現在處理對內對外的民族關系上,凝結成了“民族和睦、四海一家”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是民族團結的基礎,也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重要內容。促進民族融合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不斷擴大愛國主義影響的重要基礎,信仰兼容並蓄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愛國主義不斷發展的重要條件。在中國,不僅漢族和中原地區的人民向往統一,周邊地區和少數民族也不希望分裂。國家的統一是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的根本保証。即使是在短暫的分裂時期,在中國建立的各種政權(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權),也大都認同中國,把民族沖突看成各種政治力量對中央政權的爭奪,目的是為了實現新的統一。在近代救亡圖存的革命斗爭中,國家統一、主權完整、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成為維護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的時代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優良傳統,對於我們今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現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意義十分重大。

反抗外侮

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偉大旗幟。愛國主義作為一種內心信念,始終激勵人們把祖國的興亡與自身聯結在一起,每當發生對祖國的侵害行為時,就會表現出堅強衛國的精神。衛青、霍去病抗擊外敵,出生入死、國而忘家﹔名將馬援以“馬革裹尸”自誓,並付諸實踐﹔班超投筆從戎,終於平定西域。“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抗暴御侮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方面,突出表現為中國人民不甘忍受外來壓迫,勇敢抗擊外族入侵,抵御外來侵略。明代愛國志士英勇抗擊倭寇,使沿海人民得以安居樂業。17世紀西方殖民者侵佔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驅除荷蘭殖民軍,使台灣重回祖國懷抱。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人民面對西方列強和日本的殖民侵略,英勇不屈,堅持反抗﹔林則徐虎門銷煙,三元裡人民英勇抗英,左宗棠英勇抗俄,鄧世昌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抗日殉國,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全體中華兒女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頑強抵抗,都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侮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為人們所贊頌。歷史上的愛國主義者,盡管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但他們的愛國思想和行動,都不同程度地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他們都為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憂國憂民

忠心為國、憂國憂民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兒女對於祖國的強烈感情,經常表現在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承擔上。憂國憂民的意識和情懷植根於對國家和人民無比的熱愛,是個人對祖國和人民的自覺責任感,是把一己同國家、民族緊密聯系起來的表現。憂國憂民即是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無比關心,對人民生存境況的無比體恤與同情。孟子提倡要“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唐代韓愈的“赤心事上,憂國如家”,宋代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都是強調為國家、群體的利益奉獻自己,自覺承擔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正如梁啟超所說:“以國事為己事,以國權為己權,以國恥為己恥,以國榮為己榮”。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民族的興盛而奉獻一生。他們憂國憂民的情懷已積澱為中華民族的內心傳統,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億萬人民,砥礪著后人積極參與國家富強、民族興旺的建設事業,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崇尚民族氣節

作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既有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又崇尚剛正不屈的浩然之氣。中華民族自古褒揚民族氣節,民族氣節被視為人生的最大氣節。《論語》中曾子早就提出“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古人說“功名一時,氣節千載”。漢蘇武出使匈奴,堅決不降,正氣凜然,被拘長達十九年,保持了高尚氣節,受到后人的普遍尊敬。民族氣節突出表現在為堅持民族大義而舍生忘死,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種“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思想,為道義理想而不惜犧牲自我,表現出一種最大的獻身精神,這種精神千百年來培育和鼓舞了無數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為堅持愛國理念而寧死不屈。

守護中華文化

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對自己的歷史文化的珍視。由於長期以來華夏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華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發展和守衛華夏文化就成為古代志士仁人的崇高理想。孔子贊美管仲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高度肯定管仲保衛華夏文化的功績,孔子這一思想歷來被認為是愛國主義的重要源頭。明清之際的顧炎武強調“國”與“天下”之分,認為“天下”代表中華文化及其價值觀體系,守護這一文化-價值體系,使之傳承久遠而不亡失,匹夫有責,這一思想一直影響到近代。近代列強的殖民侵略,使中國一度陷入國將不國的危險境地,20世紀初,梁啟超、鄧實等人從愛國的立場上提出“國學”,強調“國以有學而存,學以有國而昌”,“知愛其國,無不知愛其學”,力圖通過保衛國學來救亡報國,這都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今天,熱愛和守護中華文化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熱愛是古今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特點。

愛鄉戀土敬祖

愛國主義源於人們對生養自己的故土、故鄉的愛,對故鄉的愛也是愛祖國的一種具體表現。王粲《登樓賦》說“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鐘情不忘生養自己的故鄉故土,是中華民族表達自己歸屬感的基本方式,也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經久不變的主題之一。“遙望中原懷故土,靜觀落葉總歸根”,是懷戀故鄉、寄情故國的愛國深情的體現﹔報效桑梓、眷顧家族是愛祖國的具體方式﹔愛鄉戀土的文化是無數中華兒女魂牽夢縈、落葉歸根鄉愁的深厚根基。愛鄉戀土是熱愛祖國思想的感情基礎,熱愛祖國是對愛鄉戀土的理性升華。敬拜祖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悠久傳統,從海外華僑尋根祭祖的堅執可以明確看到這一傳統的深遠影響。它與愛鄉戀土一起,千百年來發揮了團結、凝聚鄉族子孫的紐帶功能,成為歷史上中華民族涵養對祖國感情的一種具體形式,深入人心。

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除了以上所說的內容外,還有幾個特點。第一,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有一個總基調,即愛好和平、開放包容,而不是狹隘的、封閉的,這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一貫特征。第二,崇尚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最欽佩和敬重的是那些赤膽忠心、鞠躬盡瘁、慷慨就義的愛國者,最痛恨的是那些喪失國格人格、賣國求榮的民族敗類。第三,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有其不同特點,古代愛國主義的歷史特點之一是“愛國”往往與“愛家”“愛民”“忠君”相連接,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以及一定的歷史局限。第四,近代以來的愛國主義的特點,最根本的一條是對國家的理解是基於統一的“中華民族”概念,明確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以團結起來反抗帝國主義者的侵略。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愛國主義實踐的主體力量是人民,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人民每一成員的明確義務和美德,培養全體公民的國家意識和感情認同,是近代國家建設的一項根本要務,愛國主義教育決不能輕視和鬆懈。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