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海洋高等教育是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

王自力

2020年02月04日08: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海洋高等教育是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

【論教】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這裡的“海洋強國”,應該體現在一個國家在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管理等方面具有強大綜合實力。毫無疑問,建設海洋強國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智力和技術支撐,海洋高等教育在這方面責無旁貸。

經濟發展呼喚海洋高等教育的興起

從世界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就重視海洋事業發展,就不斷向海洋尋找資源、挖掘潛力,提升海洋產業發展水平。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於海洋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海洋形勢越來越復雜,需要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不斷增強海洋綜合實力。

然而,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我國存在著重陸輕海、陸主海從的傳統觀念,再加上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存在著投入多、成本高、風險大等特點,使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海洋高等教育發展一度比較緩慢,先后走過了水產、海運到海洋的發展歷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薄弱,教育體系不健全,海洋高等教育僅有部分的學科和專業。因為水產業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還可以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航運業是重要的運輸命脈,是經濟運行的重要環節,因此水產和航運高等教育得到了優先發展,一批水產學校和航運學校相繼誕生。

1959年3月,我國第一所獨立的海洋高校山東海洋學院在青島誕生,就是現在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海洋高等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97—2019年期間,在湛江水產學院、上海水產大學、大連水產學院、浙江水產學院、淮海工學院的基礎上先后建成了海洋大學。除了直接以海洋命名的綜合性院校以外,目前我國大陸開展海洋教育的高等院校還有200余所。2019年8月9日,在淮海工學院更名江蘇海洋大學一個月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其中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目前,我國海洋高等教育的布局逐步成型,海洋高等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對標一流提升海洋高等教育質量

海洋事業與產業具有明顯的科技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特征,涵蓋了海洋資源、經濟、生態、環境、權益、安全等諸多方面,涉及領域廣、學科專業要求高。《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83415億元,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3%,為沿海地區提供了3684萬個工作崗位。未來幾十年裡,海洋經濟在我國經濟總量中的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國家的發展和安全對海洋科技的需求也越來越重大而緊迫。大力發展海洋高等教育,培養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海洋人才隊伍,是保証海洋事業與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雖然當前我國海洋高等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是相對於海洋經濟與產業的快速發展,海洋人才總量依然不足,學科專業結構還不夠合理,海洋高等教育對海洋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貢獻度還不夠高,海洋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供給相對不足,特別是對高端海洋裝備制造、深遠海觀測探測、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藥物、海洋環境治理、海洋現代服務、海洋法學等領域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和海洋管理人才供給相對不足,復合型海洋人才、海洋技能型人才缺乏。

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海洋高等教育。圍繞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海洋高等教育當前首要的任務應對標一流標准,加強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海洋高等教育對海洋強國戰略的支撐力和貢獻度,實現海洋高等教育發展與海洋產業發展的有效協調。

要聚焦海洋產業需求,推進學科專業與海洋產業的有效銜接。應准確把握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大力推動海洋與文、理、工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重點發展涉海專業和學科。緊密結合地方海洋經濟與產業需求,開展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建設系列涉海專業群,提高學科與產業的對接能力。以江蘇海洋大學為例,學校提出了“扎根淮海、面向黃海、輻射沿海、走向深海”的服務定位,在科學研究方面以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應用研究為重點,積極融入“數字海洋—透明海洋—智慧海洋”建設,重點發展學校特色涉海學科和海洋行業緊缺專業,實現海洋學科專業建設與海洋產業發展的有效融合。

要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海洋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應貫徹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以人才培養目標為起點,在人才培養標准、課程設置、實踐安排、教學質量評估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海洋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要構建海洋意識教育體系,加強學生海洋戰略意識、海洋安全意識、海洋歷史文化意識、海洋生態資源意識、海洋科技意識、海洋法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讓學生學海、知海、愛海。要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應實施卓越海洋人才培養計劃,促進海洋高校與涉海行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破除制約創新人才培養的內外部機制和模式障礙,形成涉海行業廣泛參與的卓越海洋人才培養體系,增強學生服務海洋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能力。

(作者:王自力,系江蘇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