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從制度的視角觀察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20年01月06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從制度的視角觀察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制度因素是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縱觀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成功的現代化無不是以一套穩定成熟、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基礎和標志的。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可以深切體會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根本保障,是實現“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

1.總體性社會制度變革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奠定制度前提

現代化是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繞不開的必修課,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必須解決好用什麼樣的方式、以什麼樣的路徑、循著什麼樣的邏輯推進現代化的問題。現代化道路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一定的社會變革為前提條件,尤其是社會制度變革。西方先發國家的現代化歷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社會制度變革最深刻的根源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當現存的上層建筑與生產關系成為生產力繼續發展的嚴重障礙時,就要求通過社會革命改變舊的生產關系以及維護這種生產關系的舊的上層建筑,即改變社會制度以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

現代化的制度性要求與迎接現代化的制度准備不足之間的矛盾,是解釋許多后發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治理難題的重要視角。一方面,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缺乏制度性安排和組織體系,難以有效實現國家和社會各方面制度和資源的整合,難以完成國家治理的基本任務,在貧困、災荒、飢餓等問題面前束手無策,難以有效地提供推進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道路、橋梁、通信等基礎設施,導致國家長期陷入落后的困境,無法走上現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后發國家的原有制度通常都無法為現代化發展提供支撐。如果不能完成國家的重構和社會的再造,即實現總體性社會制度變革,那麼,推進現代化就會面臨巨大的動員難題,此時如果局部地強行推進現代化,會對社會結構帶來嚴重沖擊,造成各種現代化困境。

鴉片戰爭以來,裹挾著“西方因子”的現代化要素不斷沖擊著中國的政治和社會面貌。但是,由於缺乏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社會制度變革,近代中國社會呈現多重矛盾交織的狀態。真正為推進現代化提供根本性先決條件的,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基礎上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角度看,社會主義革命清除了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生產關系,為生產力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新中國成立以及隨之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根本制度前提。最徹底的社會制度變革中蘊含著對實現現代化的最根本准備,這是中國現代化歷史刻畫出的一條最明顯的制度邏輯。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順利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制度保障

在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所以出場,根本原因在於,先發國家的現代化經驗盡管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意義,但又不能夠照抄照搬,必須結合自身的國情與實際,走出一條自己的現代化道路。這種結合不但體現於推進農業、工業、國防、科學技術等器物層面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制度和體制層面。在制度和體制層面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具有根本性的意義。這種學習借鑒先發國家的經驗以增益自身的現代化發展,豐富和完善屬於自己的現代化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做法,當前就表現為通過“中國之制”實現“中國之治”。對中國來說,有效實現這種結合的關鍵支點,就在於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遵循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的前提下,實現對先發國家現代化經驗的創造性吸收和創新性轉化,從而在更深層的意義上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從新中國成立后開始探索,在改革開放時期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又得到不斷豐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特點和優勢,體現了穩定與活力的統一、民主與集中的統一、守正與創新的統一。從推進現代化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能夠集中力量解決人民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能夠一以貫之進行長期規劃,有利於發展的持久性、穩定性和戰略性﹔能夠有效運用資本力量但又積極進行節制,不讓資本邏輯在各領域佔據主導,等等。這些特點和優勢,非但后發國家不具備,大多數先發國家也不具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實踐証明,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古老的東方大國建立起保証億萬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為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也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為人類探索建設更好社會制度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順利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政治保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確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提供了正確方向指引以及根本的政治保証和組織保証,不斷豐富現代化建設的內涵,把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推向新的境界。

為了更好地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勇於自我革命,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紀律建設,一步一步成長為一個擁有高度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現代執政黨,領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推進。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過程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使得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以和平合作的方式參與經濟全球化,又保証了國家的獨立自主性,捍衛了國家核心利益﹔既推動中國實現快速發展,又較好地解決了快速發展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協調因素﹔既注重通過物質性因素來調動發展積極性,又強調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設﹔既注重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又不陷入民粹主義的泥潭,等等。這些都使得中國在現代化進程當中,既享受到了現代化的成果,在現代化道路上大踏步前進,又在相當程度上避免了一些認識上和實踐上的誤區,實現了良性發展。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中國以自身的成功實踐進一步充實了人類在制度層面對於現代化的認知。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把其中的道理挖掘好闡釋好,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郝永平、黃相懷)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