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劉建武

2019年11月08日08:1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基層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廣泛匯聚團結奮斗的正能量”“要健全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機制”。

新鄭是河南省會鄭州下轄的縣級市,常住人口100萬,市場主體6.3萬家,居鄭州下轄縣(市)首位,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3365家。為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重要作用,新鄭市探索“全鎮域”模式,以“全鎮域”帶動“全縣域”覆蓋,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組織起來,推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現良好開局、取得初步成效。

1.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有效組織起來

“全鎮域”模式,是指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中,突破項目統戰、樓宇統戰思維,堅持主體在鄉、延伸到村、覆蓋到點、聯系到人,確立以鄉鎮為單元的理念,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組織為載體,先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較為聚集、新經濟業態相對聚集,以及黨建、統戰工作基礎較好的鄉鎮(街道)進行試點,而后全面推開,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面的組織體系,把各領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有效組織起來的一套工作方法。

明確指導思想。河南省委統戰部非常重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要求把創新作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切實抓實抓細出成效。鄭州市委連續三年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點項目。2019年,鄭州市提出在新鄭打造“全鎮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新鄭市委全力支持,積極探索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全鎮域”統戰工作,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新鄭模式”。堅持黨委給力、統戰賣力、各方接力、階層發力、上下合力,按照“有黨的組織、有統戰力量、有骨干隊伍、有工作陣地、有制度規范、有專門經費、有主題活動、有工作品牌”的標准,打造點、串成線、連成片、擴到面、織成網,實現“全力度支持、全層級納入、全行業覆蓋、全鏈條融合、全流程指導、全方位服務、全社會參與”。

確立工作原則。堅持摸清底數、建立陣地、成立組織、搭建平台、健全機制,建立黨委領導、依法管理、社會化運作模式,做到“黨建”與“統戰”互融、“理論”與“實踐”結合、“公轉”與“自轉”協調、“出力”與“出彩”並重、“個人”與“組織”共贏,確保組織功能完善、經常開展活動、制度機制健全、作用發揮明顯。通過以點帶面,實現全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社會化大統戰工作格局。

制定實施步驟。第一步,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較為聚集的鄉鎮成立新聯會。按照“一鎮一特色”,在全市經濟實力最強、流動人口最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最密集的龍湖鎮,臨空臨港優勢最突出、實體產業鏈最完善的薛店鎮和“兩新”組織最集中、佔城市建成區面積最大的新華路街道成立新聯會,並按照群體或行業劃分成立各類分會。鎮級新聯會和黨支部成立后,依托3個試點鄉鎮的60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站,構建貫通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工作網絡,實現全鎮域覆蓋。

第二步,把試點模式復制到其他鄉鎮,把實踐創新工作從樓宇、園區、校區輻射到全市所有村鎮和社區,使每一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都能找到“組織”。同時,在“全鎮域”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依托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發揮民辦高校靈活的體制優勢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組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中心,著力研究解決制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長效發展的瓶頸和機制體制問題,以堅強的理論支撐保障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第三步,成立市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組織和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斷延伸工作手臂,擴大工作覆蓋面和團結面,不斷增進凝聚政治共識,呈現“滾雪球”效應,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群眾基礎與社會基礎。

2.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引上路、領進門”

以“黨建”為統領,在抓好“兩手”上見實效。一手抓引領。主要是通過同步成立黨支部,加強政治引領、思想引領,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引上路、領進門”。一手抓服務。主要是通過政策服務、創業服務、生活服務等,暖心留人助發展,為“組織起來”打好基礎。

以“陣地”為圓心,向三級組織全覆蓋。建立“市級聯誼組織+鄉鎮聯誼服務中心+村(社區)聯絡站”,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市、鄉、村三級的組織網絡,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能隨時隨地找到組織,就近就地開展活動。在摸清底數上,新鄭市委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安排部署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調查摸底工作。市委統戰部印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宣傳手冊》,廣泛發放,讓各級干部知道哪些人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知道自己屬於哪個群體,並採取組織點名與個人報到、行業推薦與自薦、線上招募與線下選拔相結合,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找出來。新華路街道與轄區新聯會成員單位“新鄭網”合作,開展“尋找新華小新”等活動,鼓勵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毛遂自薦。

在具體操作上,建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人物庫,以鄉鎮為單位建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活動陣地。推選立場堅定、業績突出、群眾認同、熱心公益、有影響力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擔任聯誼組織負責人,建強領導班子,給予啟動資金,為其“扶上馬、送一程”。按照群體、行業成立分會,搭建平台載體,開展各類活動。運用社會化的方法,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聘用專職人員開展工作,形成了黨委引路、社會化運作、內外合力推動新聯會良性運轉的工作局面。

3.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用

新鄭市堅持以共同的事業凝聚人,最大限度地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團結起來,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打贏“三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動他們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鄭市編印發放《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手冊》,針對不同需求,從政策和服務兩個方面,及時、精准地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協調解決各類現實困難,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和“獲得感”,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局外人”,而是“局內人”,激勵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作貢獻。

二是引導他們成為政治建設的“參與者”。為了保証他們的政治參與,新鄭市建立了黨政領導列名聯系制度,暢通經常性聯系渠道,完善知情明政機制,邀請他們參與議政建言、課題調研和項目合作等活動,有計劃地將代表性人士吸納到政治體系中來,通過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等,引導其有序參與政治建設。

三是引領他們成為先進文化的“宣傳員”。新鄭市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為意識形態輿論引導的一支重要力量,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紅色教育,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政治上“熟”起來,在思想上“紅”起來,更加主動地言黨所言,更加自覺地為黨發聲。

四是激勵他們成為社會責任的“擔當者”。新鄭藍天救援隊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秦軍峰的帶領下,先后參與救援29次,共搶救36人,開展防災減災緊急避險安全知識進校園、社區活動,幫助群眾尋回走失親人46人,實施大型賽事與群眾性活動安全急救保障28次,受益群眾、運動員32萬人次。

五是支持他們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新鄭市在“雙迎攻堅”、污染防治等重大行動中,鼓勵和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從自身做起,從企業做起,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和發展方式,倡導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綠色消費等新風尚。通過表彰獎勵、典型選樹,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的“雙輪驅動”下,新鄭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在實現“全縣域”覆蓋的同時,各級正在齊心協力“把這件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下一步,新鄭將繼續以創新的思維和辦法,奮力譜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新篇章。

(作者:劉建武,系中共河南省新鄭市委書記)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