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07:41 來源:光明日報
本期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林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許耀桐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過勇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辛鳴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為什麼在這個時期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並作出決定?如何深入把握《決定》的重要內容和任務要求?光明智庫邀請專家進行分析。
1.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結過去、規劃未來
光明智庫:當前出台《決定》這一文件,有什麼重大意義和深遠考慮?
許耀桐: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后,從革命階段轉向了建設和改革階段,“治理什麼樣的國家、怎樣治理國家”就成為重大問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走了一些彎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始以全新的視角深入解析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問題,經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新命題。現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把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進一步深化了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研究,為下一步發展開辟新境界、注入新動力。
李林:《決定》開啟了國家治理新征程。《決定》牢牢抓住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集中凸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深刻把握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全面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首次深刻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等重大政治問題,首次集中概括了以黨的領導制度為統領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首次深刻闡述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首次明確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13項重點任務,是新時代黨帶領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宣言、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
辛鳴:新中國7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不論是經濟發展一枝獨秀的“中國奇跡”,還是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之治”,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引領、推動、保障下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科學的制度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依據,這已由歷史和實踐所証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既旗幟鮮明地宣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定決心與堅強意志,向中國社會乃至世界傳遞明確的政治信號,又與時俱進地把中國共產黨建黨90多年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做得對、做得好的經驗、辦法、舉措凝結為制度,不斷豐富、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過勇: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全面考量,宣誓了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的政治決心。
2.總體目標“三步走”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步驟高度吻合
光明智庫:《決定》中對總體目標的表述引起高度關切。這一目標的確立意味著什麼?
李林:制度是建黨之基、立國之本。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制度進行了不懈努力,逐步確立並鞏固了我國的國體、政體、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和各方面重要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隨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社會主義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國家制度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更加重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黨的十九大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戰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目標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們黨要更好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可以發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始終是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辛鳴:《決定》提出的總體目標呼應了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三步走”的時間表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步驟高度吻合。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意味著中國社會的現代化建設有了良好基礎,站上了新的起點。這在制度形態上就體現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顯成效。不僅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一系列具體的制度體制也在成熟定型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備、更加有優勢。
到2035年,我國社會發展狀態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自然要有與其相適應的制度形態,即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在成熟、定型的基礎上,適應中國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化提高的需要,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系統化、科學化、完備化。
到本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國已經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制度形態上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許耀桐:確立制度建設“三步走”的總體目標,一是意味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制度最為重要,必須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問題。二是意味著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不是短期行為、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制度建設算起,要花上整整100年時間。三是意味著制度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一個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過勇:《決定》提出“三步走”的時間表,描繪了黨和國家制度體系完善發展的美好藍圖,體現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任務,遵循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學規律。“三步走”的階段目標循序漸進,形成了一個完備系統的目標體系,為各方面制度體系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3.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全方位立體畫像
光明智庫: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怎樣看待這些優勢?
過勇:這13個顯著優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每個顯著優勢之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緊密聯系。13個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必要條件和充分理由。繼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始終保持這13個顯著優勢,釋放更多制度紅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竭的強大動力。
許耀桐:13個顯著優勢是對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作出的科學、系統、全面總結,其意義包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提供了堅實依據和形象化展示﹔為今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前進方向和參照系,有助於今后工作聚焦、對標。
辛鳴:13個顯著優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從本質屬性到價值理念、從制度立場到制度目標的全方位立體畫像。其中,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等,是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共同富裕道路等,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價值理念和制度立場的優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國兩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等,在制度績效方面都表現出其他制度不具備的優勢。
在所有的顯著優勢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大的優勢。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是保持政治穩定,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僅是每一個優勢的具體體現,更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展現出來的整體優勢,是13個方面優勢疊加后的整體制度優勢。
4.制度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光明智庫:《決定》提出了13個“堅持和完善”。如何理解並將其落到實處?
李林:《決定》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高度重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努力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開創全面依法治國和國家制度建設的新局面。
過勇:首先,要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其次,推動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帶頭落實《決定》,帶頭強化制度意識、維護制度權威、保証制度運行,從而帶動黨員和群眾共同營造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的濃厚氛圍。再次,加強對貫徹落實《決定》的監督檢查。形成壓力層層傳導,通過監督檢查推動各級黨委政府扛起政治責任,將《決定》具體落實情況和各項制度執行情況作為監督重點內容,督促廣大干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勝、王斯敏、蔣正翔、蔣新軍、馬卉)
相關專題 |
· 聚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