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把握經濟發展規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陳亮 楊向輝

2019年09月11日07:5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把握經濟發展規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悉世情國情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時代特征,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加速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做出的戰略安排。經濟發展新時代,必須把握經濟規律,抓住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時間窗口”,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再上新台階,以創新驅動推進制造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1.把握科技發展規律,把創新作為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和競爭能力的強弱。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以智能化、綠色低碳為特征的現代制造業正在重塑國際產業分工和全球貿易格局,創新驅動的現代制造業正在成為各國爭搶的競爭制高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圍繞創新驅動,匯聚創新力量,以自主創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才能牢牢把握住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整體的發展壯大與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發展交相輝映。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的科技發展在一些領域開始出現由跟跑、並跑向領跑的跨越,取得了一批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產生國際影響的重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發達國家通過控制價值鏈低端產業的利潤空間,擠壓、瓦解后發企業的資本積累能力和研發投入能力,使得我國制造業在一些關鍵核心領域仍受制於人,一些企業創新發展的能力、動力不足。此外,由於科技創新具有高風險、外部性和動態收益遞增的典型特征,在研發投入產出方面、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支撐產業發展的科技儲備方面、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梯隊方面、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方面,我國企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這也意味著未來科技創新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潛力巨大。當前,立足國情以創新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切實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匯聚創新力量,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斷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日益強大的創新力量。

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匯聚創新力量,必須瞄准創新源頭、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著力在關鍵領域盡快實現突破,塑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競爭新優勢。著力優化創新資源與創新力量的布局,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和科研成果的轉化,解決好關鍵核心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推進科技創新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協同共進﹔著力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著力增強關鍵知識產權和技術標准的研發與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意願和能力,完善創新生態系統﹔著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產學研用協同共進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國際科技合作體系,關鍵核心領域自主可控與開放合作並行不悖。此外,創新驅動,人才為先,人才是創新驅動的核心要素。注重創新人才的支撐作用,加速引導創新要素的集聚,這是中國制造業獲取長期快速發展和競爭新優勢的前提和基礎。

2.把握產業結構演進規律,以合理的產業政策增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國經濟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列。經濟總量的增長,總是伴隨著產業結構的逐步演進。產業結構演進有其內在規律,由於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在經濟活動中有著廣泛密切的技術經濟聯系,因此產業結構演進呈現出一個產業比例關系不斷優化、分工不斷深化、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從國際產業演進的歷史經驗來看,技術進步、分工深化會推動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產業發展會從簡單的數量規模擴張邁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也會逐漸由解決比例協調問題轉向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推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刻把握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准確把握並解決好新時代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主要集中於制造業,而影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矛盾又主要集中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方面,體現為一般加工制造業與高新技術先進制造業之間的比重關系不夠合理、一些行業產能過剩與一些高端行業供給不足、高端制造業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亟待突破、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專業分工與產業融合亟待深化等方面。新時代的產業結構調整,必然是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先導,通過產業分工深化和產業鏈的延伸拓展,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要素組合與新的產業組織不斷衍生,進而不斷優化產業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之間的組合效率,最終提升制造業在開放條件下的國際競爭力。

在新一輪高水平開放背景下,必須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制定產業政策,揚長避短,以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產業關聯度大、收入彈性大、集成度高的制造業的發展。比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先進制造業,就具有產業關聯度大、收入彈性大、產業附加值高等特點,對其他產業也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力。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尤其要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做大做強和自主可控,同時加強對傳統制造業的綠色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以自主創新推動中國制造業從被動適應向主動競爭轉變。

3.把握市場經濟運行規律,以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創新是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的活力歸根結底源於市場主體的活力與創造力,源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動力。未來一個時期,中國正處於由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階段,面臨著比以往其他國家實現跨越發展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要在競爭中取得進步,根本途徑之一就在於把握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激發市場活力,為經濟發展尋求新的持續發展空間,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激發出更多活力。

開放創新、互利共贏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流,中國制造業在對外開放的基礎上實現了快速發展,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更是離不開進一步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尤其是與制造業息息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的深度開放。為此,必須全方位推動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體系建設,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縮減和完善負面清單,突出正向鼓勵清單,推進准入前國民待遇,把握好高水平開放的力度、節奏,加快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充分展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與信心,以高質量的對外開放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水平開放意味著高水平的“引進來”與高質量的“走出去”。一方面,充分發揮我國市場規模大的優勢,主動擴大進口,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落腳點,充分利用全球技術、人才、資本、商品等資源,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所需,以促進市場競爭倒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在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逐步帶動中國裝備、中國品牌、中國技術、中國標准高質量“走出去”,通過互利合作、互聯互通,夯實中國制造業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更廣范圍內參與國際分工體系的能力。

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是以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使各種資源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加快建立推行市場化的資源節約新機制,引導和激勵市場主體在充分競爭中節約資源,把資源環境壓力轉化為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動力﹔二是以制度創新來推進節能減排,建立完善資源環境產權制度,加快建設完善排污權交易和生態環境補償制度,使負外部性成本內部化為企業成本﹔三是政府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通過嚴格的環境、質量、能耗等技術標准來引導制造業發展,促進政府規制與市場競爭的有效統一。

(作者:陳亮、楊向輝,分別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教授、河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