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生態美學:邁向生態文明的美學轉型

程相佔

2019年07月15日08: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生態美學:邁向生態文明的美學轉型

  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極大地影響並改變著地球生態系統,導致這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被擾亂,一系列生態災害嚴重威脅著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正是為了拯救生態危機,為了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可持續存在和健康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社會開始了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並逐漸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生態美學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興起的美學研究新形態,代表著美學的發展方向,可以簡單地視為美學的生態轉型。

  

  一般認為,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誕生的標志是1750年德國美學家鮑姆加登公開出版《美學》一書。那個時候既沒有嚴重的生態危機,也沒有作為獨立科學的生態學。因此,現代美學既不可能考慮生態問題,也不可能從生態學借鑒理論資源。隨著全球性生態危機日益嚴峻,生態學遠遠超越了其原來所屬的生物學領域並對人文學科各個領域都產生著重大影響。可以說,幾乎所有人文學科都正在發生著程度不等的生態轉型。美學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美學也正成為生態文明研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反思現代美學的根本缺陷,實現美學的生態轉型,是生態美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西方現代思想在界定人之為人時,通常將人視為具有心靈、能夠思維的主體﹔人的存在的特征,突出體現為既與身體無關、又與環境無關的主體性。這種哲學觀念體現在美學上,就是以康德為代表的主體性美學:主體運用其心靈的先驗能力構建表象,當心靈中的表象與主體的感受及其情感發生關聯的時候,主體就根據其感受的愉悅與否作出審美判斷,將能引發愉悅的表象判斷為美的,反之則判斷為丑的。在圍繞主體展開的審美判斷中,客體基本上被忽視了﹔康德甚至特別強調,為了確保審美的純粹性,必須忽略客體及其實在性。按照這種美學思路,主體被極度高揚了,客體則被極度貶低了。以自然為代表的客體,僅僅是主體構建心靈表象的原材料﹔自然不但沒有任何主體性,而且沒有任何內在價值或內在目的。簡言之,現代主體性美學通過高揚主體性及其創造力,將人類這個物種從自然世界中無以復加地突出出來,甚至割斷了人與自然界的血肉聯系。

  

  針對上述理論弊端,生態美學首先根據生態學原理,將人類的存在理解為“生態存在”,也就是身在生態系統之中的存在:生態系統在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孕育了包括人類在內的眾多物種,是人類存在的母體﹔離開這個母體,人類就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發展。人類是生態系統生生之功能、生生之德性的具體體現之一。人類之所以被稱為“天地之心”“萬物之靈”,是因為人能夠憑借自己的天賦良知及其反思能力,將自身對於生態系統的責任理解為“參贊天地之化育”,將自身使命理解為幫助生態系統達成“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狀態。按照生態美學的思路,自然不是人類可以無度利用的資源,而是人類得以產生且賴以生存的本源。生態美學從生態存在論出發,其核心命題是,自然事物以人類的審美知覺為通道,如其本然地顯現其自身。這一核心命題可以概括為:美者自美,因人而顯﹔生態審美,生生不息。

  正是從生態系統的生生特性出發,生態美學展開了對於審美價值的生態重估,探討審美價值與生態價值的辯証關系。在生態美學之前的美學理論中,“美”與“審美”都是極其光輝燦爛的字詞,審美價值毋庸置疑地居於價值序列之首。但是,從生態審美的高度來看,生態美學的理論思考多了一個重要參照,即生態健康,也就是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生態學研究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生態美學則研究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審美互動,清醒而自覺地考察人類審美活動對於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嚴肅地反思和批判審美活動對於環境的破壞。生態美學看到,人們通常隻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判斷一個事物的美丑,通常將審美愉悅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很少考慮審美偏好的生態后果,因而造成了對於環境的極大破壞。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人們通常喜歡整整齊齊的草坪,通常用“雜草叢生”來貶低一個地方的審美價值﹔然而,草坪的維護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化肥,對於淡水資源奇缺的地區來說,草坪審美偏好卻成了生態破壞的重要誘因。又如,人們在長期的審美活動中,逐漸形成了對於特定植物的習慣性審美偏好,通常隻運用特定的植物來創造景觀﹔這樣的植物審美偏好,既造成了植物景觀同質化單一化,又對於植物多樣性產生了不良影響。簡言之,生態美學在認真反思形成人類審美偏好的社會、歷史、文化根源的基礎上,以生態健康為價值標准,將事物的生態價值放在審美價值之前,通過探討審美偏好與生態災難之間的關系,反思和批判人類審美偏好的生態后果,努力倡導一種有利於生態健康的生態審美觀,從而使美學在拯救生態危機、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生態美學也引發了藝術觀念的生態轉型。藝術與自然的關系一直是美學理論的核心問題,藝術曾經長期佔據美學研究的中心地位,黑格爾甚至將美學視為藝術哲學,同時認為藝術美高於自然美。現代美學從其主體性思路出發,通常高揚藝術家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而用表現論來解釋藝術現象,將藝術視為藝術家表達情感世界的自由創造。根據這種藝術哲學,自然僅僅是藝術家用來創造藝術品的原材料,其邏輯與現代工業生產完全一致:自然事物可以由人類隨意加工和改造。與此相反,生態藝術美學則認為,自然自身有著遠為人類所不及的巨大活力與創造力,天才的藝術家無非是自然之子,其藝術創造活動無非是一個“代自然立言”的過程,無言的自然通過藝術家的“代言”活動而表達其自身的內在價值與內在目的。

  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內外的生態美學研究已經取得了比較豐富的理論成果。生態美學以生態學為理論范式,將人與生態系統之間的審美互動作為理論基點,將人類的審美偏好及其生態后果作為重要的理論命題,站在是否有利於生態系統之穩定與平衡的高度,探討審美價值、審美滿足與生態健康之間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其核心主張是承認自然的優先性,努力將審美愉悅與生態關懷統一起來。這種形態的美學理論不但有助於反思和批判現代美學的根本缺陷,而且有助於引導人們逐步形成一種有利於生態健康的生態審美觀,從而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實質性的貢獻。

  (作者:程相佔,系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教授)

(責編:任一林、曹淼)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