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激發內生動力建設和諧美好農村文化

楊永恆

2019年06月26日13:43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近年來,隨著農村文化建設投入的不斷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大為改善,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由於缺少統籌協調和統一規劃,依然存在條塊分割、各自為政、重復建設、效能不佳等問題,再加上農村文化建設主體不明確,導致內生動力不足,公共文化融入農民生活不夠,農村文化對於提升農民文化素養、傳承鄉村文化、塑造鄉村風貌、促進鄉村治理、實現鄉村振興的作用發揮還不夠,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與農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期待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難點仍然在基層、在農村。

第一,農村文化設施仍然存在重建設輕運營、重設施輕內容、重形式輕實效等問題,造成基層公共文化吸引力不夠、參與率偏低、服務效能不高。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存在主觀傾向,大量“送文化下鄉”的文化產品從內容和形式上都難以真正給農民群眾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存在“供需錯配”現象,與農村居民文化需求存在偏差和脫節,難以激發農民自我參與、自我創造、自我實現的文化意識。鄉村文化場所普遍因缺乏特色文化產品和文化精品,缺乏真正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而門庭冷落,造成場館的閑置和浪費。此外,農村基層文化投入不足,日常活動缺乏經費保障,難以實現常態化。

第二,以城市化為特征的主流文化政策忽視了鄉村本身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價值,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鄉村文化的凋零。一方面,在推進城鄉文化融合、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並未形成良好的城鄉文化互動,而是簡單以城市的文化形態去建構農村文化體系,造成城市文化碾軋鄉村文化、傳統鄉村文化日漸凋敝,最終造成鄉村文化的迷失。另一方面,快速城鎮化帶來了大量農村人口尤其是青壯勞動力向城鎮的遷徙,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凋零化狀況日益突出,傳承鄉村文化血脈、延續鄉村文化記憶、重塑城鄉文化關系的任務十分艱巨。在城市化區域廣為推廣的公共文化創新舉措,如購買服務、委托運營等模式,也逐漸引入農村地區,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基層文化設施運營不專業、閑置浪費等問題,但文化企業或社會組織過度的逐利傾向可能會犧牲文化的公益屬性,加劇農村文化產品的供求矛盾。

第三,農村文化建設主體責任不明確,公共文化與鄉土文化“兩張皮”現象比較普遍。當前,農村基層公共文化產品主要以政府供給為主,而作為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在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維系鄉村本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發揮不夠,缺乏文化自覺性和主動性,普遍存在著等、靠、要的心態,沒有很好地發揮村民與基層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一方面造成了公共文化產品供需錯配,不能很好地滿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導致公共文化與鄉土文化的割裂,難以融入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第四,新的城鄉數字鴻溝加劇了城鄉文化差距。在廣大農村地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手機和微信已經成為農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溝通和傳播渠道,大量的數字文化產品也通過手機和微信進行廣泛傳播。手機和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豐富了文化展現形式,提高了文化傳播效率,也為縮小城鄉文化差距提供了可能。但是,農村居民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相對較低,在數字手段應用以及數字內容鑒別等方面能力相對不足,導致農村居民在通過數字手段有效接觸和享用現代數字文化方面存在巨大障礙,各種虛假、庸俗的數字文化產品佔領了農村手機客戶端,嚴重侵蝕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加劇了城鄉之間的數字文化差距。

第五,過度的商業開發導致鄉村文化被侵蝕。以市場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動鄉村文化傳承與創新,本意是借經濟的力量發展文化,但事與願違,結果成了借文化的力量發展經濟。各地普遍提出的“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使得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展示的同時,被賦予濃烈的“商業化”色彩。許多欠發達地區或民族聚居區的特色建筑、歷史名勝、傳統村落被過度開發和利用,缺乏應有的保護,造成鄉村文化的扭曲和失真。在雲南麗江古城、香格裡拉古城,由於旅游業及房地產的過度開發,外來移民和經濟活動紛紛涌入,古城原有的傳統文化被侵蝕,正逐步走向“空心化”,導致傳統村落逐漸消失,古建筑遺跡難以得到保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做好鄉村文化建設,要深刻理解主要矛盾變化在文化領域的內涵及其對文化發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發展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中國的農村既千姿百態,也千差萬別,很難用統一的政策、標准和尺度去建設特色各異、獨具魅力的鄉村文化。鄉村文化建設,要在保障標准化、均等化的同時,更加注重多樣化、特色化的文化產品供給﹔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培育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著眼於提升農村居民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文化參與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要站在鄉村振興全局的高度來看待文化建設在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成為傳承鄉村文化、塑造鄉村風貌、促進鄉村治理、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因素。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要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促進跨系統的資源整合,形成鄉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合力。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是整合跨部門文化資源、促進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模式,在國內一些地區已經有成功探索。下一步應加大總結、提煉和推廣力度,以資源均等化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農村是市場主體積極性不高的地方,也是容易存在市場失靈的地區。要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強化基層自治組織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責任,適當引入市場力量和社會力量,例如成都崇州通過“文化管家”運營農村社會文化中心。但是,要注重合格社會組織的培育,尤其是那些兼具公益責任、公共價值和企業家精神的社會力量。要重視鄉賢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深入挖掘鄉賢文化的時代內涵,發揮新鄉賢在引領鄉村文化、樹立文明鄉風中的獨特作用。

第二,要尊重農村文化的多樣化特點,鼓勵形成多元文化包容並茂、凸顯鄉村文化韻味的農村文化風貌。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既有普遍共性的基本文化需求,也有體現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需求,更有植根居民內心深處的個性化文化需求。因此,農村文化建設必須發揮基層政府、村民自治組織、宗族家族、群眾自辦文藝團體的作用,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地方文化服務特色化、群眾性文化服務生活化,形成兼具共性和個性、凸顯地方文化魅力的鄉村文化,真正促進文化融入群眾生活。同時,增強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的互動交融。一方面,通過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等業態的植入,不斷提升鄉村文化效益,使其具備文化生產力。另一方面,通過展示、演出等多種方式,推進鄉村文化“進城”,提升鄉村文化自信。

第三,通過對基層自治組織和農民的賦權和賦能,提升內生動力。要充分認識村民自治組織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提高農民的基本文化素養和科學素養,提升農民的文化參與能力,形成農村文化自我發展的動力。尤其是要提升農村居民對數字化手段的應用能力,使數字手段成為農村居民便捷享有優質文化資源的重要途徑,通過填平數字鴻溝縮小城鄉居民文化差異。“國家公共文化雲”的資源主要以共享工程資源為主,要加大協調力度,對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的數字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統籌整合,真正建設統一雲平台、實現全國共享。

第四,合理開發傳統鄉村文化,促進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助力鄉村振興。要平衡好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系,引導傳統村落著眼長遠,不要過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傳統村落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一個理想的路徑就是促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入融合。目前各地圍繞文旅融合探索出了一些可資借鑒的模式。一是“文旅互融”,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中植入旅游元素,如貴州省圖書館模式﹔拓展旅游服務功能,提升景區的公共文化服務硬件設施及服務水平,如江西廬山模式。二是“以文強旅”,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節慶品牌,以文化節慶帶動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資源的整合,如四川省樂川市依托各種文化節慶發展特色旅游﹔充分挖掘文物保護單位的旅游功能,實現文物保護與旅游展示的一體化,如河北秦皇島“老別墅”游﹔推進非遺項目進景區,提升旅游品味。三是“以旅哺文”,通過旅游經濟的發展,反哺公共文化建設﹔通過旅游企業市場化運作,拓展公共文化服務內涵,如廣西陽朔產業鏈模式。

(作者簡介:楊永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第5期)

(責編:任一林、曹淼)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