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努力讓基層扶貧干部奮發有為

武西奇

2019年04月18日14: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某些基層扶貧干部的叫苦、畏難、厭戰情緒乃至逃離行為,值得警惕和正視。(4月12日半月談)

從記者調查的情況看,扶貧干部打退堂鼓的,還真不是極個別現象。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某縣,去年先后有17名縣鄉扶貧人員辭職或調走﹔西部某深度貧困縣,2017年招聘了85名扶貧信息員,截至2018年底大約1/3的人已經辭職﹔據中部某村村民介紹,這個村的第一書記就像跑馬燈,兩年裡換了4任。

當前,脫貧攻堅正處於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離勝利已為期不遠。在這個關鍵時刻,基層扶貧干部不是擼起袖子加油干,而是打起了退堂鼓,多少有點出乎意料。辭職的辭職,調走的調走,人們不禁想問一句,他們這麼做到底為什麼?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工作任務重,扶貧工作本身就千頭萬緒,再加上搜集信息、填寫數據、上報材料等等,導致一個蘿卜頂了好幾個坑,“5+2”“白+黑”成了工作常態,讓扶貧干部直呼受不了。二是問責風險高,上面千張嘴下面兩條腿,上級部門把各項任務分派下來,往往都要求高催得緊,完成的稍不如意、上報的稍不及時,分分鐘就能背個處分,讓扶貧干部壓力山大。三是晉升空間小,由於受身份限制,大量事業編制的扶貧干部,事情沒少干待遇卻不同,汗水沒少流奔頭卻不大,力氣沒少出機會卻不多,讓事編人員累覺不愛。

由此可見,基層扶貧干部關鍵時刻掉鏈子,確實暴露了不少問題。有問題不可怕,關鍵要用好“以問題為導向”這個抓手,勇於正視問題,善於分析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前不久,中辦印發了《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今年作為“基層減負年”。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通知的落實落地,基層扶貧干部身上的負擔和壓力,必將逐步緩解並切實減輕。

與此同時,還要用好選人用人“指揮棒”。 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對脫貧攻堅中表現優秀的人才,應在職稱待遇上給予特殊關愛,應在選拔任用上加大傾斜力度。另外,對事業編制的扶貧干部,如果實績突出,應在公務員招錄中給予照顧,應打破身份限制給予破格使用。讓有為者有位,讓吃苦者吃香,如此這般,才能消除扶貧干部厭戰情緒,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心態決定狀態。基層扶貧干部叫苦、畏難、厭戰乃至逃離,這背后,也折射出個人心態不端。因此,加強對基層扶貧干部教育引導,讓他們明白脫貧攻堅的意義和價值,同樣不可或缺。思想疙瘩一旦解開,廣大扶貧干部就會以擔當作為的積極狀態,為摘掉群眾窮帽子傾情奉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無悔付出。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 武西奇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