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岩
2019年04月18日08:19 來源:《紅旗文稿》2019/07
40年來我國的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很好地解決了改革定力、改革合力、改革活力、改革功力的來源問題,從而為改革提供了不斷前進的動力。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再創改革新輝煌,必須進一步解決好這些方面問題。
一、遵循正確方向立場以增強改革定力
方向和立場是決定改革勝負成敗的關鍵因素。這一結論早已被正反兩方面的實踐所証明。上世紀90年代初的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就與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偏離社會主義方向、背離人民立場有著密切關聯。中國的改革之所以能夠走過光輝的歷程、取得偉大的成就,根本就在於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守人民立場。因為方向正確、立場堅定,我們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遇到的矛盾和問題。
可以說,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守人民立場,是確保我國改革道路正確的“定海神針”。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壓力大、挑戰多,面對重重壓力和種種挑戰,唯有把好改革方向、站穩改革立場,才能避免在根本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進而推動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劈波斬浪、砥礪前行。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把握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改”與“不改”、“改什麼”與“怎麼改”的辯証統一關系,堅定志不改、道不變的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這樣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二、實現改革成果共享以凝聚改革合力
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業,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黨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4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改革政策、落實改革舉措和評判改革成效的根本依據,始終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開放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40年來,在我國社會轉型和變遷中,無論是共同富裕原則的確立還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強調,無論是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還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都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改革初心。
面對現階段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存在的貧富分化、貪污腐化、階層固化等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如何以實現成果共享來化解社會矛盾、激發改革合力,進而穩步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更加緊要。為了更好地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我們既要大力實施精准扶貧工程,繼續補齊民生短板,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硬性需求”,還要根據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所發生的轉化,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關注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軟性需要”,進而在協調供需雙方中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這樣,我們才能在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中充分發掘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改革偉力,才能在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支持、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進一步強化改革共識、凝聚改革合力,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追求。
三、運用科學方式方法以激發改革活力
科學方法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主客觀世界的基本遵循和正確道路。推進改革開放這項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離不開科學方法論的指導,越是在改革任務繁重、改革問題突出的條件下,我們越需要堅持科學的改革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再啟程,“必須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 。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開啟改革進程、認清改革趨勢、校准改革航向、把握改革規律,從而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的“偉大的認識工具”。
40年來,正是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引領下,我們才順利實現了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有機統一,從而確保了改革開放卓有成效地向前推進。不僅如此,我們還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客觀實際,在多樣性探索中創設並建構出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相結合、“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等具體改革方法與改革路徑。
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証明,在我國改革開放各個階段、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實際運用中,這些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與改革路徑探索,是改革決策科學性、改革措施協調性的重要保証,也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改革活力、增添改革動力要堅持的好方法、好經驗。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好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面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實現改革提質增效和向縱深發展的雙重目標,就有了正確的思想基礎和方法指導。
四、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錘煉改革功力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沒有這次偉大覺醒,就不會有今日中國改革開放的偉業。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向世人清楚地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政治保障。這春風化雨、春華秋實的40年,我們黨在推進改革開放中謀發展、促民主、興文化、惠民生、優生態、抓黨建,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實現了中國由“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40年的改革為未來的發展積蓄了強大的能量,鋪就了一條光明之路,但是從40年開創的新起點上改革再出發,並不意味著改革之路就會變得平坦開闊、一帆風順。事實上,按照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原理,隻要進行改革,“前后左右都要碰到障礙”的情形就可能伴隨於全過程。就當前而言,我國雖然已經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但是同時也進入了改革所積聚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的集中爆發期,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等任務之重、考驗之大可謂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其難度非但未減,反而更大,這就要求全體黨員和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修煉好改革內功,既通過把自己置身於現實矛盾和問題之中去想改革、議改革、抓改革,又通過想改革、議改革、抓改革來切實解決現實問題和矛盾。要著力克服改革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在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中不斷提高應對重大改革挑戰、抵御重大改革風險、化解重大改革矛盾的能力,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創造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新的更大改革業績。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專題 |
· 《紅旗文稿》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