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群眾史觀的中國實踐

陳立新

2019年03月18日08:1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群眾史觀的中國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立場標識,群眾史觀植根於現實生活過程,實質上是人民群眾創造和決定歷史的理論表達,有著切中現代生活本質的理論優越性。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把群眾史觀具體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實踐智慧,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進行了創造性探索。

合理定位,把握現代社會本質

遠古時代,人類個體遭遇強大的自然力量時,處於孱弱無助之勢,以至於部落中那些具有創造才能或重大貢獻的人物,總是能夠獲得人們的敬佩和傳頌,由此便逐漸形成這樣一種社會態度:人們由憧憬那些可以駕馭自然的力量,進展到想象並創造擁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這是“英雄神話”賴以產生的社會心理基礎,也預示了以英雄人物為法度的英雄史觀的問世。雖說萌發於自然力量佔優勢的前現代社會,並生長於自然聯系自發形成的文化土壤,但在自然力量優勢逐漸減弱、社會歷史力量日漸強勢的現代社會,英雄史觀卻依然有其影響力,時常被人們用來認識和詮釋社會生活現象。

工業革命之后,伴隨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自然聯系失去了約束力,個人獲得了獨立性,把各種形式的社會聯系當作達到私人目的的手段。這就出現了馬克思所說的“18世紀的個人”——現代社會生活必然要求的標准化的“人”或人格特質。如何認識和把握“18世紀的個人”的存在性質?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解答,反映了不同的歷史觀態度和立場。

自然主義者從“自然基礎”出發,認為“18世紀的個人”是自然造成的。這一觀念代表了18世紀某些預言家和思想家的意見。像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這些理論家,居然把“單個的孤立的獵人和漁夫”當作歷史的起點,由此解釋和論証現存的社會關系。這是著眼於“自然基礎”來描畫“18世紀的個人”及其存在前景,毋庸置疑為“英雄史觀”鋪設得以延續的溫床。然而,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培育了諸如“自由”“平等”這些標志著人的獨立性的品質,恰恰証明用“自然基礎”來闡釋人的問題,是遠離現實生活世界、缺失現實根據的空談。

馬克思立足於“歷史基礎”,認為“18世紀的個人”既是封建社會形式解體的產物,又是16世紀以來新興生產力的產物,而且是“在社會中進行生產的個人”。所以,產生18世紀的這種“孤立個人”的時代,由於資本追求普遍交換的原則性要求,恰是人類歷史上“最發達的社會關系”的時代。這就是說,隻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才有可能獲得自由。這種狀況不是由思想家們虛構出來的,而是現代社會的現實生活過程所構建的。這正是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基本立場。由此可見,隻有群眾史觀才能清楚表達現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運動及其實質。

洞明時代動因,展示理論自信

歷史唯物主義以物質生產為根源探索社會關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第一次”以自然科學的精確性研究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從而消除了以往歷史理論的主要缺點。這就一目了然地展示了群眾史觀切中現代社會現實的理論優勢,並且賦予了其適用於現代生活的發言權和解釋力。

恩格斯曾經使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原理來闡釋歷史創造的問題。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每一個人的意志代表一支分力,無數互相交錯的分力構成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便產生出一個合力,亦即誰都沒有希望過的“歷史結果”。雖然每個意志的分力都對合力有所貢獻,但歷史結果則是“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恩格斯從變動無常的眾多分力的交互作用出發,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實情和必然性。歷史唯物主義正是透過紛繁蕪雜的歷史表象,探究隱藏在歷史人物的動機背后並且構成歷史的真正動力的動因,揭示了物質生產或經濟發展是每一個歷史時代的決定力量。一個構成了歷史必然性的“整體力量”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實現的?不言而喻,人民群眾就是這一“整體力量”,就是形成歷史結果的合力。進而言之,既然經濟發展及其所需要的架構乃是現代世界生活的基本現實,那麼,以勞動群眾為主體和穩定部分的人民群眾及其現實活動,就毋庸置疑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原始動因。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弘揚群眾史觀的現實基礎。

馬克思認為,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群眾史觀因其切中現代社會現實的理論品格,蘊涵著在生活世界得以實現的可能性。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通過提出並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把群眾史觀的理論自信轉化為鮮活的實踐智慧。眾所周知,黨的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三大“活的靈魂”之一,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三大優良傳統”之一,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礡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一直緊緊依靠人民,始終與人民群眾的實際要求同頻共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社會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活力。

牢記初心使命,豐富實踐內涵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有兩個重要貢獻:其一,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其二,把群眾關心的問題當作工作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立足於這樣一個原則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進一步豐富了群眾史觀的理論內容和實踐內涵。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奮斗目標。解決和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需要,是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永恆主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經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公認成就的標志和動力。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解決的新課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中國通過追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強並創新社會治理,使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就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

破解發展難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資本為原則的社會發展,實質是“以物為本”的發展,勢必造成發展困境。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科技力量和資本力量為支撐的經濟全球化把世界連為一體,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民族歷史真正轉變為世界歷史。在當今世界面臨著諸多全球問題的共同挑戰面前,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這些舉措貫徹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以促進社會全面發展與建設和諧世界為目標,力求開辟“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的文明發展新路,在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同時,也為人類和平與發展書寫新的篇章。

遵循“人民是閱卷人”的評價標准。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與世界上其他政黨的區別之所在。“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証”。中國共產黨牢牢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不斷強化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團結帶領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回答時代考題,寫好新時代的歷史答卷,讓人民來閱卷和評判。這是群眾史觀的創造性運用和發揮。

(作者:陳立新,系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主任、教授)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