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創新驅動助力中國教育現代化

記者 張菀航

2019年03月14日08:51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

原標題:創新驅動助力中國教育現代化

個體命運的轉型,乃至國家的轉型,同樣呼喚著教育的擔當。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我國首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於近日正式發布,並與配套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二者共同繪就了教育現代化的未來圖景與現實路徑。

更新教育現代化內涵

回望40年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從“教育優先發展”,到“科教興國”及“人才強國”戰略,再到“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對標國家整體現代化需求,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在不斷豐富與更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副研究員單大聖在接受《中國發展觀察》採訪時回顧道,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富有遠見地提出,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但是,基於當時教育領域的主要矛盾是供給不足和大規模的文盲人口,工作重點和主線是擴大教育普及,尤其是抓好“義務教育”這項重中之重,抬高底部。在世紀之交,改革又抓住時機,推動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的補短板力度加大。

“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著眼教育中長期發展,從普及、公平、優質、體系完備等方面初步勾勒出了教育現代化的特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又進一步對教育現代化內涵賦予了新的內容,也就是從普及向質量、公平、結構、服務能力等延伸,從事業發展深入到理念、內容、方法、體系、制度、治理等各個方面,這反映了認識的深化和發展的新要求。”單大聖表示。

“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決定了教育現代化必須承載新內涵。”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馬曉強對《中國發展觀察》表示,一方面,面向2035年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代使命,教育現代化要承擔支撐和引領的重要職責。另一方面,教育現代化面臨人口結構、科技變革、全球化進展等方面的機遇和挑戰,教育公平、教育質量、教育信息化、教育治理和教育對外開放等都亟待新的規劃與定位。

在接受《中國發展觀察》採訪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研究員熊鴻儒強調,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樹人,一國教育體系的發展質量對支撐經濟社會的發展轉型和長期繁榮具有決定性意義”。教育現代化就是教育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新文件系統性地提出了八個“更加注重”,即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面向人人、終身學習、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發展、共建共享,更好地詮釋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新內涵,也彰顯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的承諾。

把握改革規劃亮點

“此次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及實施方案,充分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后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國家現代化目標相銜接,與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呼應,針對當前教育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提出了教育現代化的總體戰略和行動方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佘宇在接受《中國發展觀察》採訪時,如此評價此舉對未來改革的深遠意義。

“在展望遠景目標的同時抓落實落地,兩文件的同時頒布, 本身就是一個突出亮點。”馬曉強認為。

他指出,在2035年全國要實現基本現代化的背景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重點回答了三方面問題:一是中國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底色和原則。規劃中明確提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擔當。二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方向和路徑。與之前的中長期規劃不同,本次規劃更加突出教育現代化的願景和價值共識,將“基本理念”單列一節,系統提出推進教育現代化要貫徹落實的八大基本理念。三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政策重點。本次規劃聚焦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和突出短板,將農村學前教育普及、針對特殊困難群體的控輟保學、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擴大中西部地區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等作為戰略重點,實實在在地體現了面向人人、質量和公平並重的教育現代化要義。

“這份規劃方案體現了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的有機結合,時代特色鮮明,回應發展關切、前瞻發展趨勢。”熊鴻儒認為,文件的頒布明確了此輪改革的思路和任務,既是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新機遇新挑戰的深入分析,也直面當前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與此同時,參照了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 在國家現代化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局中考慮我國教育定位,極具全球視野。

熊鴻儒繼而指出,這同時也為未來15-20年依靠教育從根本上改善我國人力資本提供了一份系統、深入、連貫的發展框架和技術路線圖。“經濟的競爭最終是創新的競爭,創新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最終是教育的競爭。考慮當前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日益增長的人力資本訴求,恰恰需要這樣一個多層次、前瞻性、可持續的教育體系整體謀劃,以確保質量、公平和效率。”

激活創新發展潛能

“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學校原始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劃定的“十大戰略任務” 中,“創新”成為撬動教育轉型的有力支點。

以創新激發教育活力,關鍵是教育治理體制機制的創新。佘宇表示,“2035年的目標願景,突出強調了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中心環節”。

熊鴻儒同樣提及,改革對體制機制創新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高度重視。明確了充分運用新機制、新模式、新技術激活發展動能,這不僅支撐起整個教育現代化的制度框架體系,也滲入到了每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及重點任務中。

以創新激發教育活力,核心是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的創新。單大聖對本刊記者表示,在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對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開展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同時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加快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是重中之重。”熊鴻儒建議,可吸收借鑒國際上創新創業教育的成熟經驗,通過專門教育或培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主動性,培養其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如今,創新創業教育幾乎成為所有教育創新者的共識,致力通過革新優化教育方式,並輔以課程、師資及教學管理等多環節的制度變革,探索形成政府部門、社會力量與大學體系廣泛協同、開放合作的教育生態系統,同時,依靠科學、合理的質量評價或第三方認証體系不斷改進教育質量。需要明確的是,從更大范圍營造多元、包容、高效的辦學與治學體系,這一問題能否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意義。

熊鴻儒強調,“必須認識到,人才培養應像農業,而不是工業。應正確認識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著力營造適應教育創新的‘土壤’, 完善人才培養的教育生態”。

2月22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工作要點,重點提出了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目標。“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有利於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熊鴻儒指出。

對此,單大聖表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的根本方向,這是教育界、產業界的共識。”應遵循職業教育辦學規律,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確立行業組織、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使人才培養規格與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相匹配。

熊鴻儒也認為,要進一步拓寬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徑,落實對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扶持政策, 加強創新需求導向。可以考慮盡快啟動以發展新工科為代表的重點領域產教融合改革示范,加快出台包括財稅、金融、用地等在內的政策優惠細則,切實激發企業的參與積極性。

此外,熊鴻儒還建議促進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之間的融通、協調。他指出,國際研究表明,隨年齡增長,由於缺乏更一般的適應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受過職業教育或培訓的群體就業優勢會減弱。為此,要考慮逐步增強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之間的轉換自由度和協調性,以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

與此同時,單大聖指出,除了加大對創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也應積極發揮高校在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中的重要作用。

相對應地,還需師資隊伍的保障與支撐。熊鴻儒介紹,從國際經驗看,普遍通過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方式積累數量龐大、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高校與業界之間的人員流動性也較高。且大多數國家將師資培訓、創業教育研究等納入國家課程改革,並輔以相配套的績效評價、靈活休假等制度, 也鼓勵師生合作實施成果轉化。於我國而言,師資建設的改革重點應是不斷改善激勵機制和培訓、引進機制。如,為切實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利用近期推動“三評”改革的有利形勢,明確相關教師投入創新創業教育的職責,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標准,並相應加大獎勵力度。同時,探索建立長期性的師資培訓國家工程,鼓勵教師到行業企業中定期挂職鍛煉,也支持高校主動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參與教學,壯大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變革勢在必行。”熊鴻儒分析認為, 新一代數字技術正在整個教育領域快速滲透,對傳統教育教學形態產生重塑、甚至顛覆性的影響。很多低成本、個性化的數字教育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對傳統教育體系產生的影響將難以估量。研究預測,未來五年內包括在線或移動學習、自適應學習、大規模網絡公開課、翻轉課堂、虛擬教學、智慧教室、創造空間等新技術、新形態將積極涌現。為此,必須加快推動新一代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創新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時代特色和內在要求。沒有發展理念、政策舉措和基層實踐的創新,就不可能實現教育現代化。”現如今,越來越多可借鑒可推廣的有益探索日臻成熟,馬曉強舉例說道,比如,在中高考改革方面,著力更多元、更全面地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高了邊遠、貧困地區教師的整體素質,有效地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有力地促進了高等教育質量提升,高校服務國家創新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這些仍在持續涌現的創新實踐,將匯聚成為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進程的澎湃力量。”馬曉強堅信。

提升教育獲得感

“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托起明天的希望。”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教育現代化進程劃定了必修課。

更加公平更有質量, 兩個“更”字,重如千鈞,對百姓教育獲得感的承諾,力透紙背。

佘宇表示,如今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已躍居世界中上行列,但我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教育資源歷史積累不足,教育總體條件尚未理想,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從教育發展自身看,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與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相比,科學的教育觀還未在全社會真正樹立,教育人才培養背離教育規律、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情況還時有發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體制機制尚未形成,管理體制、辦學體制、考試招生制度等還存弊端。”佘宇分析認為。

“教育關系千家萬戶,更被千家萬戶關注。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大的心願,是全社會對教育最深切的期待。”馬曉強表示,在教育現代化2035的發展目標中,這一教育理念貫穿於各級各類教育發展規劃的始終。

佘宇建議,要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鞏固財政教育投入4%的成果,重點是督促各級政府履行投入責任,把教育作為重點支出優先保障,落實好“一個不低於、兩個隻增不減”。

馬曉強同樣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動搖,進一步完善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體制機制,保証教育經費持續穩定增長, 重點投向薄弱地區、農村地區,投向教師隊伍,投向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投向特殊困難群體。

未來改革要致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教育痛點。基於部分重點關切,馬曉強建議,要進一步抑制學區房炒作,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努力讓孩子就近上學、就近上好學。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糾正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持續做好“三點半”課后服務工作,讓學生受益、家長安心。強化從嚴治校機制,淨化校園環境,全方位保障學生安全。尊重學生個性和差異,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教育現代化是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體現,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體系、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的現代化。” 佘宇認為,從改革重點及未來發展趨勢看,必須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緊緊瞄准公平和質量,並以此作為主攻方向和著力點,具體看:

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教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考試招生、辦學、教育管理等改革及推進其他社會政策改革發展。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邊遠貧困地區信息化建設全覆蓋,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加快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模式。

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完善教師管理制度,為教育現代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加快教育普及,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以中西部貧困地區為重點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著力提升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完善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保障機制。

更新教育觀念,改變簡單地把考試分數或升學率等同於教育質量的觀念,充分發揮教育督導、考試評價、質量監測的引領作用,制定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標准,建立完整的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為改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2019年第5期)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