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調研不打招呼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武西奇

2019年02月27日16: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春伊始,湖南、北京、安徽、遼寧、黑龍江、山東等多個省份,都興起了一股調查研究之風。梳理新聞可以發現,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是此次調研呈現出的新氣象。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取勝的重要法寶,也是為官從政必須夯實的基本功底。正因為如此,在不同的時期,黨的領導人對調查研究工作均做過強調。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實事求是地講,對調查研究工作,各地都非常重視,有的還給領導干部定下了硬指標。同時也應該看到,在調研的方式上,公眾對一些做法並不認同。比如,提前打招呼、搞層層陪同,就飽受詬病。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這種方式往往看不到真實情況。上級領導來調研,基層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事先通知了、要求陪同了,當然要精心安排一下調研路線,精心打造一下調研地點,力爭把最光鮮的一面展示出來。如此語境下,車輛一大溜、人員一大排、形式一片好,看似熱熱鬧鬧的調研,不過是走個過場的調研秀。

其二,這種方式往往聽不到真實聲音。生產生活好不好,教育醫療好不好,干部作風好不好,社會治安好不好,環境衛生好不好,這些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群眾心裡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問題在於,有當地干部在現場,群眾願不願說實話、敢不敢道實情。怕就怕,有機會跟領導面對面交流的,不是普通群眾而是群眾演員。

眾所周知,開展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尋求對策,從而給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有鑒於此,不打招呼、直奔基層,無疑是調研的正確打開方式,更能讓領導干部撈到干貨。畢竟,沒有了人為的安排和干擾,領導干部才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村情,才能聽到原汁原味的民意。查清突出問題和現實困難,積極傾聽各種意見建議,全面了解群眾所想所盼,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制定出台的政策才能接地氣有底氣,才能順民心合民意。

當前,我們正行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既面臨著諸多機遇,也存在著各種風險。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要提高駕馭復雜環境的能力,不妨從唯真求實的調查研究開始。自覺擯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到真調研、調真研,就能從實踐和群眾中找到搶抓機遇的金點子,獲得化解風險的好辦法。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 武西奇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