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涵養“改”的勇氣

段官敬

2019年02月27日16: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下村走訪,有年輕干部向老黨員請教鄉村工作經驗,並要求其指點如何煉成受百姓歡迎的“老基層”。老黨員說了句意味深遠的話,“就一個字,‘改’!不斷改、堅持改”。誠如其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一旦進入陌生領域、從事嶄新工作,誰不是從摸爬滾打中學會站起來,在四處碰壁中探索光明。“改”就是糾偏匡正、校對准星、去偽存真,從而讓本領日益精進、經驗積蓄厚累,實現完善革新提升,成長為合格基層干部。

當然,刀刃向內、一針見血才能“刮骨療毒”、脫胎換骨。“改”是需要勇氣的,囿於認識局限、思維固化和價值定型,人們往往對事物的判斷和問題的分析會出現“一根筋”、甚至“鑽牛角尖”進入“死胡同”,那麼遇到新情況、新現象,作出的決策、付出的努力不僅起不到“推動力”、反而會產生“反彈力”。因而,“改”要葆有敢於正視自我的勇氣,直面“短板”和不足,並且砥礪“知錯即改”的意識,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莫讓“饒過”的火苗燎旺“犯過”的爐灶。

明代學者徐溥少年時,效仿古人自律,在書桌上放兩個瓶子貯藏黑豆和黃豆。若做了一件善事,便望瓶裡投一粒黃豆﹔若言行有過失,便在另一個瓶裡投一粒黑豆。起初,黑豆多、黃豆少,在徐溥自我激勵、鞭策反省下,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顯得微不足道。正是依靠“兩個瓶子”的檢視和監督,徐溥將“改”進行到底,不斷打磨修煉、鍛造品行,終於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足見,持久“改”、篤定“改”,能夠革弊鼎新、煥發魅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常言道,“人無完人,金無赤金”。黨員干部也非“生而知之”的行家裡手,履職用權、擔當盡責過程中,免不了碰到“釘子”、啃到“疙瘩”、踩到“陷阱”。何況“入之愈深,其進愈難”,在全面深化改革等諸多領域,完成挑戰、迎接任務客觀存在復雜性和艱巨性,由此黨員干部難保在某些方面顯得“手生”和“束腳”。倘若畏首畏尾怕犯錯、踟躕不前恐懼“改”,擔心走“回頭路”、甚至計較“白流汗”,如何能做到義無反顧、攻堅克難、涅槃蝶變?

《紅岩》裡有句名言,“灰塵不掃會越積越多,敷敷衍衍,終會為歷史所拋棄”。一個人在“改”上諱病忌醫,久之“冰凍三尺”,就積重難返。黨員干部在“改”上置若罔聞,無視工作上的“污垢”、思想上的“黑斑”,為民服務不可避免出現“欠賬”、履職用權難以保証不會“脫軌”。長此久往,實干作為不斷打折、政治本色日漸褪色,早晚會被百姓唾棄、組織嫌棄。所以說,黨員干部須秉持“改過不吝”的堅決,涵養“改”的勇氣,多與有“過”的自己“扳手腕”、“硬碰硬”,用鐵了心的“橡皮”涂擦行為和精神的“漬跡”,方可永葆先鋒、純潔和純粹。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