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讓新時代的青年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

楊樹

2019年02月12日08:1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新時代的青年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

在波瀾壯闊歷史進程中,幾乎每個時代都有青年人勇立潮頭、創造歷史。革命年代如此,建設年代如此,新時代更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的深刻闡述。培養新時代青年事關黨和國家后繼有人,關乎國家前途命運。

82年前,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創建之初,因其擔負起抗日救國重任而成為進步青年向往的抗戰堡壘。1939年之后,抗大一分校、二分校、抗大總校在敵后戰場辦學,陸續成立了9所分校、5所陸軍中學、1所附設中學,以“革命熔爐”聞名於世。

抗大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辦學理念、辦學方式,將一批批熱血青年鍛造為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朴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創造了世界軍事教育史上的奇跡,對新時代青年培養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號召青年胸懷天下

抗大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是在黨中央的戰略決策下進行的,與抗日救國形勢緊密相連。毛澤東同志在抗大講課時,強調全國、全中華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國。黨中央鼓勵學員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建設新中國而永不退縮、勇往直前、奮斗到底。

抗大學員們在敵后抗戰最艱苦的歲月裡,堅持一邊戰斗、一邊生產、一邊學習,這不只是為了一場戰役的勝利,也不只是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更是為了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抗大師生把革命理想與現實奮斗緊密聯系起來,時刻准備“學好本領,好上前線去”。從基本軍事訓練、軍事知識到戰略戰術,他們都認真學習、刻苦鑽研,畢業后在艱苦的實踐中逐漸成長為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軍政干部。新中國成立后,抗大學員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放下槍杆子,奔赴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站在建設新中國的最前線。

青年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國家才能有前途。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奮斗的征程中,青年一代應擔負起建設新時代的歷史責任,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並為之奮斗。

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抗大的校風校訓,也是抗大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

抗大針對不同時期的政治教育均進行了闡述、整理並編輯成冊。在《關於培養知識青年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對知識青年上進積極的優點,以及缺乏堅韌性、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等短板作了分析。在《抗大在各種情況下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分別闡述了“敵后反掃蕩中的政治工作”“學校大轉移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等內容,每一篇章中都對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詳細闡述問題所在,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總的來說,抗大通過六個方面進行政治教育:一是具體分析政治教育對象的特點﹔二是確定政治教育的范圍﹔三是根據對象情況、具體教育目的、整個教育時間設置具體課程﹔四是當時環境下要進行的政治教育﹔五是一般的政治教育方法﹔六是政治教育教材的編選。

當前,伴隨著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受互聯網傳播等因素影響,青年一代不可避免地面臨復雜的社會環境。做好他們的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其次,應設置具體課程,長期不懈、持之以恆地抓下去﹔第三,針對不同對象,分門別類地安排教育的中心任務和方式方法,才能一門深入,抓出成效,實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人才的重任。

鼓勵青年投身實踐

抗大挺進敵后辦學既是適應當時新的形勢與任務的要求,是將學校培養干部的事業與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斗爭日益密切配合的結果,也是黨中央培養青年人才“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理念的體現。

深入敵后一線,堅定了理想信念,錘煉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優良作風。《抗大動態》一書中,曾這樣記述過抗大的生活:“抗大全校人員,無論教職員、學員或事務人員,總合起來,平均計算,每人每月包括穿衣、吃飯、零用、津貼、書籍、辦公費用等等,隻合八元左右。以此數目與全國任何大學比較起來,那是微乎其微的。”抗大在河北邢台漿水的一段時間裡,正趕上華北一帶連年遭受水、旱、虫災,加上日偽軍的“掃蕩”,使邢台山區的生活條件更加艱苦。抗大師生為了克服物質困難,大家自己動手挖窯洞,開荒種地,紡紗捻線,背糧砍柴,挖煤燒炭,邊學習邊勞動,不僅克服了困難,而且在斗爭中磨練了革命意志,培養起艱苦朴素的作風。

深入的實踐密切了青年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1940年11月,抗大總校5000余人到達河北邢台漿水時,幾乎是家家戶戶住滿了抗大學員,人人都是抗大房東。同吃同住同勞動建立起的深情厚誼在點滴中積累,水乳交融的血肉聯系在血與火的考驗中生成。

抗大要求學員遵守制度紀律,時時刻刻想到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了不與老百姓爭柴,抗大學員孫保德爬上山頂去砍柴,不慎跌入懸崖,當地的老百姓將其墓地保存至今,每年自發為他掃墓﹔在反掃蕩中,抗大學員靳惠民掩護老鄉突出重圍后,再次冒著生命危險沖進包圍圈,救出了80歲的老房東。老區人民對抗大學員也報以親人的深情,他們為了保護抗大物資舍生取義,為保護抗大傷員寧死不向敵人說出傷員下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代的青年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敢於挑急難險重的擔子,敢於到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的崗位鍛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干,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作者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館長)

(責編:王玥芳、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