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行穩·應變·解憂

車海剛

2019年02月02日09:07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行穩·應變·解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以來,如何保持行穩、妥善應變、有效解憂,自然為國內外各界所關注。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成績單”顯示,2018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6%。單從數字上看,這的確是近三十年來的低點,但考慮到改革開放四十年積累起來的龐大基數,這個速度並不算低。隻要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速,就能在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再從第三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佔比、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等一些標志性指標來看,可以發現,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態勢向好,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改善。

這個結果,是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的背景下取得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評價說,“成績來之不易”。

那麼,“穩中有變、變中有憂”,變在哪裡?憂在何處?變意味著不確定性,憂則意味著不確定性當中的負面因素。變,首先來自外部環境,包括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之變、大國關系之變、全球治理體系之變、科技和產業趨勢之變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的,“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也來自國內條件,包括經濟發展階段之變、發展方式與動力之變、社會主要矛盾之變等。

變是一個重構的過程,必然產生問題,也必然帶來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有的難以預料,人們謂之“黑天鵝”﹔有的易被忽視,人們謂之“灰犀牛”。無論黑天鵝還是灰犀牛,一旦出現,都會造成巨大影響,這就是變中之憂。

應變解憂,既要防黑天鵝,也要防灰犀牛,要讓黑天鵝飛不起來、灰犀牛沖不過來。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列為需要堅決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首。今年1月21-24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舉行。這是一次規格、規模、時間節點都不同尋常的會議,體現出中央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問題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講話時強調,“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這一重要講話,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到行穩、應變、解憂指出了明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未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下好先手棋,要有足夠的戰略遠見和戰略定力。對於中國經濟發展而言,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於加快推動並不斷深化那些具有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的重點領域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科研體制改革等,構建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市場化、法治化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獲得成功的基本經驗,也是應當矢志不渝堅持的方向。毋庸諱言,面對國內外挑戰增多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在認識及實踐上又出現了一些偏差甚至誤區。有的人認為,抵御經濟變冷要靠政府力量更多出手﹔有的人寄望於通過大規模強刺激的老辦法來促進經濟增長﹔有的人片面理解“穩”字,主張在風險挑戰面前放緩改革開放的步伐。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下一步改革務須重點處理好的關系。我們注意到,前段時間為了幫助民營經濟紓解困境,有的地方矯枉過正,從之前的對民企各種設限轉而給予一些過度保護、過分傾斜的特殊政策。實際上,民營企業需要的是一個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不能一說扶持就給吃偏飯,“超國民待遇”恰恰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性。有的地方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動用行政強力、採取雷霆手段,初衷或許是好的,卻可能適得其反——從效果上說,這樣很難保持長期穩定的有效性﹔從邏輯上說,市場主體會心存疑慮,既然權力能夠任意“改善”環境,當然也能任意破壞環境。扭曲的市場與政府關系,無助於防范化解風險,反而正是風險之源。

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指出,解決問題要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

中央判斷,我國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把握機遇、化危為機的最好選擇,就是堅定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如何行穩、怎樣應變、何以解憂?一句話,唯有改革。要真正地推進改革,推進真正的改革。

(責編:王玥芳、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