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發展目標較好實現 穩中有進態勢持續

寧吉喆

2019年02月02日08:01    來源:《求是》

原標題:發展目標較好實現 穩中有進態勢持續

2018年,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中美經貿摩擦復雜演變,國內改革進入攻堅期,結構調整陣痛釋放。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持續顯現,經濟結構繼續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斷改善,社會發展大局和諧穩定,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成

過去一年,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積極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加強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積極穩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中美經貿摩擦,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成。

(一)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堅持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強化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准調控,促進經濟穩定增長。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030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目標,增速連續16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加1.4萬億美元,相當於2017年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我國經濟總量2016年突破70萬億元,2017年突破80萬億元,2018年突破90萬億元,一年一個新台階。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已達到13.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比重繼續提高。這樣的成績令國人振奮,令全球矚目。

(二)物價水平溫和上漲。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切實保障重要商品供給,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市場供求形勢總體穩定。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低於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與民生相關的消費品和服務市場供應充足,價格漲幅較低,居民得到更多實惠。食品煙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比上年上漲1.9%、1.2%和1.6%,均低於全部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2018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3.5%,漲幅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

(三)就業形勢總體良好。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確保了就業大局的穩定。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比上年多增10萬人,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標的123.7%。全年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實現了低於5.5%的預期目標。2018年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為近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四)國際收支平衡改善。積極拓展外貿多元化,加快推進通關便利化,大幅降低進口關稅,進出口實現了穩中向好。201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首次突破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出口增長7.1%,進口增長12.9%﹔貨物貿易順差23303億元,比上年收窄18.3%。利用外資規模大於對外投資,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3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205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2018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0727億美元,持續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86元/美元,比10月末升值1.48%。

(五)發展質量效益提高。堅持“放水養魚”,深入推進減稅降費,全年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政府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352億元,首次突破1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2018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8%,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比上年同期提高0.16個百分點。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快於人均GDP增速。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值比上年下降0.02。

二、經濟運行穩中有進,轉型升級蹄疾步穩

越是形勢復雜嚴峻,越是要觀大勢謀大局,打好戰略主動戰。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打好三大攻堅戰,新動能快速成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步伐加快,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

(一)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宏觀杠杆率趨穩,2018年,M2/GDP為202.9%,比上年下降3個百分點。2018年末,全國銀行業境內總資產261.4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9%,在可控范圍之內﹔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183862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規范金融秩序力度加大,金融亂象治理效果明顯。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18年,預計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超過1000萬人,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順利完成。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2018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1%,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約1.3個百分點。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下降9.3%。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產能,提前超額完成全年去產能目標任務。全年共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以上,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去杠杆、去庫存穩步推進。2018年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商品房庫存繼續下降。201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2414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1.0%。持續推進減稅降費,企業成本有所下降。2018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降低0.21元。補短板力度加大。2018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農業、社會領域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43.0%、15.4%和11.9%,增速分別快於全部投資37.1、9.5和6.0個百分點。

(三)創新引領作用增強。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首顆地震監測衛星“張衡一號”升空,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中國科技上天入地、通江達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積極打造高水平“雙創”,催生了大量市場主體。2018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70萬戶,比上年增長10.3%,日均新登記企業1.84萬戶。新產業新產品不斷成長,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增速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2018年1—11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9%,增速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3.4個百分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光纖、智能電視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0.1%、23.0%和18.7%。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數字消費、電子商務、現代供應鏈、互聯網金融等新技術相互融合,有效帶動了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發展。2018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5.4%,增速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4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8.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四)需求結構調整優化。消費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高43.8個百分點。服務消費佔比提高,國民核算的居民消費中,服務消費佔比為49.5%,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增長加快,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上年實際增長6.2%,增速比上年加快0.8個百分點。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相關消費快速增長。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4%,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國內旅游人數預計達55.4億人次,旅游收入約5.1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0.8%和12.3%。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8.7%,增速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9.5%,加快4.7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1.1%,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6.1%。貿易結構改善。2018年,一般貿易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2.5%,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7.8%,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五)產業結構持續升級。服務業“穩定器”功能更為突出。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7%,比第二產業高23.6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2%,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2018年1—11月份,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增速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3.5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4%,增速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1.9個百分點。工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7%,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5.5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1%,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9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六)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外資企業設立程序進一步簡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在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46位,比上年提升32位。財稅、國企國資、價格、投融資等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重大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擴大。2018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3.3%,增速快於全部進出口總額3.6個百分點。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比上年增長8.9%。制造業吸引外資勢頭良好。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18年,我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比上年增長20.1%,佔全部利用外資的比重提高至30.6%。

總之,在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我國經濟運行仍然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較好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努力奮斗的結果。這一年,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尤其是中美經貿摩擦復雜演變,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在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堅定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制,以主動開放的姿態贏得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及時採取“六個穩”政策措施,較好地抵御了前所未有的外部風險挑戰,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成績來之不易。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從國際看,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國際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中美經貿摩擦影響逐漸顯現。從國內看,長短期問題交織疊加,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並存,需求潛力釋放制約較多,實體經濟仍較困難,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對此,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三、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綜合研判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和條件,我們既要看到矛盾、困難、挑戰的一面,更要看到希望、機遇、光明的一面。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促進經濟穩定運行,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

(一)狠抓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實,促進經濟起好步、開好局。針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加大逆周期調節政策實施力度。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落實好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運用好定向降准、全面降准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穩定市場預期。全面正確把握宏觀政策、結構性政策、社會政策取向,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政策統籌協調,形成有利於經濟平穩運行的政策合力。

(二)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增強經濟內生動力。要穩定並擴大有效投資,挖掘並釋放消費潛力。進一步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有效投資,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入,加快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建設。加快落實促進消費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發展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推動消費升級。改善消費環境,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千方百計促進居民增收,增強消費能力。

(三)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把握好政策實施的節奏和力度。堅持結構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突出保基本兜底線,解決好重點人群就業。

(四)著力深化創新驅動,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大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健全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形成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

(五)大力降低成本費用,紓解企業發展困難。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千方百計降低企業成本。優化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金融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市場准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促進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六)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激發市場活力潛力。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土地、市場准入、社會管理等關鍵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潛力。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

作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求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