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順應時代潮流擴大對外開放

何自力

2019年01月29日08:1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順應時代潮流擴大對外開放

當前,中國仍處在發展機遇期,但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所面臨的挑戰一直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沉著應對,推出一系列重大對外開放新舉措,向國際社會表達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決不走回頭路的決心。我們要正確認識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意義,把黨中央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以高質量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對外開放是實現發展的重要法寶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人類社會最終將從各民族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從歷史發展大邏輯看,人類的生產活動本質上是基於社會分工和交換而實現的社會交往活動,各民族之間通過廣泛而密切的社會交往不斷融合、深化聯系,實現了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分散走向合作、從落后走向富強的歷史性轉變,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被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所代替,推動人類社會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所以,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是不可違背的時代潮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一個民族能不能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順應時代潮流,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歷史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現行聯合國標准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中國對外開放的實踐充分証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的科學論斷,這為我們在新時代更好謀劃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出了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准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這是對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決心的庄嚴宣示,是順應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的重大戰略抉擇,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實現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以高質量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經過40年來的艱苦努力,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新判斷,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提出了新時代需要解決的新問題,這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依然需要擴大對外開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所指出的:“實踐証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之所以說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開放,根本原因在於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建立高水平開放體制。首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此要通過擴大開放著力提高引資的質量,注重吸收國際投資搭載的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管理經驗以及高素質人才﹔其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我國從貿易大國轉變為經貿強國,為此要通過擴大開放支持我國企業擴大對外投資和貿易,推動裝備、技術、標准、服務走出去,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再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人才智力的有力支撐,為此要通過擴大開放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開展人才智力引進工作,進一步擴大國際人才智力交流與合作,實現人才智力資源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最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心是增強實體經濟,為此要通過對外開放著力加強引進外資工作,更好發揮外資企業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要著力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化解實體經濟過剩產能,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可見,擴大對外開放對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行高質量開放。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和實現高質量對外開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加快同有關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推進國內高標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更好幫助我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實施全方位開放。要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要大力開展“一帶一路”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不斷擴大我國在全球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三是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要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在國際分工中佔據更有利位置。要正確處理原始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關系,抓住和用好海外並購重組機會,推動價值鏈從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廣融入全球產業鏈。四是堅持出口和進口並舉。要加快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鞏固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拓展外貿空間,提高出口質量。通過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形式積極擴大進口,推動外貿平衡發展。五是有序開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在逐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繼續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提高金融業國際化水平。六是加強制度規則建設。要加快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要放寬外資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各國在華企業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上述這些重要舉措的有效落實,將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使我國經濟持續從世界吸取發展動力,有力推動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既是順應時代潮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經濟全球化朝正確方向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創造出來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成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是難以改變的歷史趨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當前,國際上出現了一些反經濟全球化的現象,一些國家實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政策,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嚴重干擾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復蘇。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面臨重要抉擇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經濟全球化、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問題,指出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表達了推動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繼續前進的堅定決心。

西方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體現的是私人壟斷資本追求最大利益、贏者通吃的本質,中國方案提出的經濟全球化則主張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謀求世界各國共同發展、互利共贏,二者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設成為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推動和引領經濟全球化行動中的具體體現,它為改變舊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探索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型經濟全球化道路,實現世界各國人民對繁榮和發展的向往,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推動經濟全球化朝正確方向發展,一是要推動世界各國開展技術創新合作,著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厚植經濟全球化新動力,為世界經濟開辟新道路,拓展新邊界﹔二是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國際經濟、金融、貨幣體系改革,推動建設開放公平的多邊貿易體系,加強國際援助交流合作,實現開放聯動發展﹔三是要改變贏者通吃、唯我獨尊、強買強賣的霸權邏輯,改變少數國家掌握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權的不合理狀況,實現各國平等發展﹔四是要克服靠犧牲環境謀求發展的弊端,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有利於實現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方向發展﹔五是要努力創造就業機會,縮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改善醫療條件,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實現包容性發展。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得益於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中國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有力推動者。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方案為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描繪了一幅新的藍圖,可以預見,這將大大增強國際社會對實現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有力遏制逆全球化的濁浪,為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助推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各國人民共贏共享作出偉大貢獻。

(作者系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責編:王玥芳、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