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性質不容置疑

左鵬

2018年12月25日08:30    來源:前線網--《前線》雜志

原標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性質不容置疑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然而,在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質疑改革開放的聲音。在這些聲音中,有的把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歸咎於改革開放,質問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有的鼓噪應以西方制度為標准,搞所謂“全面徹底的改革”。這些問題都是關系到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不要改革開放、怎樣改革開放的根本問題,需要予以明確回答。

  改革開放的初心: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40年前,鄧小平同志就指出:“我們的做法是,好的傳統必須保留,但要根據新的情況來確定新的政策。過去行之有效的東西,我們必須堅持,特別是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公有制,那是不能動搖的。我們不能允許產生一個新的資產階級。我們引進先進技術,是為了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制度。”這些重要論述為改革開放確立了基本方向。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展開,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要在改革開放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此后的歷屆黨中央領導集體不斷堅持我國在改革開放中的基本原則立場,順利推進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結合新的國際國內發展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通過這些論述可以看出,我國的改革開放從一開始就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方向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立場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原則就是要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同20世紀80年代世界上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新思維”在出發點上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改革開放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中壯大

   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不斷壯大的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近30年艱辛探索的基礎上,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歷程,在實踐中逐漸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向更高奮斗目標邁進。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當然,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民生領域短板突出問題、社會文明程度尚需提高問題、一些領域消極腐敗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給一些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困難,心態帶來了不平衡,也影響了一些人對於改革開放的評價,需要我們用全面分析的方法辯証看待。

  一方面,40年改革開放成就巨大,我國取得了全方位的長足發展,這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另一方面,矛盾是發展中的矛盾,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它們的出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改革開放的眼光來認識和解決。如果不是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而是出現了矛盾和問題就叫停改革開放,結果隻能是封閉僵化、停滯落后、死路一條。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改革開放中的矛盾隻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

  改革開放的方向: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是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取得的。以改革開放的眼光來認識和解決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同樣需要堅持正確方向,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另一種質疑改革開放的聲音卻把這些矛盾和問題的出現歸咎於“改革還遠未到位”,蔑稱中國“隻搞經濟改革,沒搞政治改革”,鼓噪中國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接受“普世價值”、實行“憲政民主”。

  其實,在黨的十八大之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不能籠統地說中國改革在某個方面滯后。在某些方面、某個時期,快一點、慢一點是有的,但總體上不存在中國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沒有改。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我們不能邯鄲學步。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發展和完善,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更張。”

  事實正是這樣。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發展中國家不顧本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在“改革”的名義下,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模式,結果陷入政治動蕩、社會動亂、經濟停滯、人民流離失所,甚至出現改旗易幟、人亡政息的悲劇。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反觀中國,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為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而且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拓展了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隻會越開越大。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舉辦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體現了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堅強決心。當全世界人們的目光都在凝神關注“風景這邊獨好”的社會主義中國時,我們更應該以敏銳的政治眼光,識別一些別有用心者搖旗吶喊、混淆視聽的“醉翁之意”,以堅如磐石的自信、無比強大的定力,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左鵬,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萬鵬、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