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做人做事做官新“十法”

徐文秀

2018年12月24日09:53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做人做事做官新“十法”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好比方法,方法就是器。此前,曾列出做人做事做官十種方法,修建了一些“過河”的“橋”和“船”,今再列“十法”,對“橋”和“船”作些加固與修繕。

一是解決問題與提出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前行的導向。我們的所有工作都是奔著問題而去,針對問題而來,有的是問題倒逼而進行的。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去解決它、消滅它,然而解決的前提在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消滅的前提在於有打擊和消滅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發現並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也更困難。解決問題需要魄力和行動力,發現和提出問題需要眼力和判斷力。能不能發現並提出問題,靠敏於觀察、勤於思考,見微知著、落葉知秋,經常做到心中有數、腦中有事和眼裡有活。

二是“回頭看”與“向前看”。“回頭看”就是對做過的工作和走過的路進行總結。每一個重大活動、每一項重點工作和每一次重要任務完成之后,都應當及時坐下來、靜下來好好地梳理、回顧和盤點一下,作一個階段性地總結。總結成功的,也總結失敗的﹔總結經驗,也總結教訓﹔總結他人,也總結自己,這是非常有益的。總結是很好的學習,也是推進工作、完善自我的好方法。在總結中不斷提高,在提高中不斷總結。“向前看”就是去展望和憧憬,充滿希望和期待,尋找新的方向和目標。“向前看”是奔著詩和遠方去的,能夠砥礪自己不斷地攀登和求索。

三是“摸著石頭過河”與“蹄疾步穩”。“摸著石頭過河”就是一種探索和試行,是在局部或某個領域及環節進行必要的試點,不行則收了、關了或停了,可行則推開。試點是個好方法,通過試點在取得經驗后再復制或推廣開來,循序漸進、梯次展開。“摸著石頭過河”目的在於更好地大踏步前行,我們的目的在於“蹄疾”,更在於“致遠”,而“蹄疾”也好,“致遠”也罷,全在於“穩當”,沒有“穩當”一切都是在白費勁,都會落個前功盡棄。

四是用活“指頭”與攥緊“拳頭”。鋼琴要想奏出美妙的樂曲得靠十個指頭發揮出各自的作用,每個指頭都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十個指頭彈鋼琴”是重要的領導藝術和領導方法。“指頭”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攥緊“拳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個人的能耐當然是重要的,得用活用好,讓他們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但個人能耐再大,也不如攥緊了的“拳頭”有力。“五指分散不成拳”,一個指頭打出去不如一個拳頭打出去,每個指頭用好用活了,又能緊緊地攥在一起,這個“拳頭”也就更加有勁有力了。干事既靠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靠團隊的合力。一根稻草想扔過牆去是很困難的,而一捆稻草要扔過牆去則容易多了,這便是“指頭”與“拳頭”的不同效應。

五是從群眾中來與到群眾中去。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是最高明的老師。群眾中不但有不少能工巧匠,更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無限的力量。我們的歷史和全部工作,從根本上講是人民群眾創造和推動的,所以,走好群眾路線是極為重要的工作方法。走好群眾路線,就是我們的方針政策、措施辦法和思想理論,既要從群眾中來,又要到群眾中去。要拜群眾為師、向能者求教,問計於民、問政於民,甘當群眾的小學生﹔要經常問需於民,把群眾的表情和臉色當鏡子、作方向,讓群眾來評頭論足。事實証明,我們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進步,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所以,堅持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不但讓腳和身體走到群眾中去,更讓頭腦和感情跑到群眾中去,這既是一種方法論,又是一種認識論和實踐論。

六是“先標后本”與標本兼治。“標”是一種表面的病症,“本”是引發病症的源頭。當遇到矛盾和問題,或者碰到一些突發性事件時,該怎麼辦?怎樣找到解決矛盾和問題的切入點與著力點?這裡面有個治標與治本的路徑和方法的選擇。不妨先標后本,處理好解決問題的“優先級”。“先標后本”就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但它絕不是避重就輕、隔靴抓痒,如果只是一味地治標不治本,整天在“標”上“打轉轉”“兜圈子”,只是在那一味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但“本”的問題永遠在那兒,而且還會耽誤了解決的最佳時機,更為尷尬的是治好了的“標”也保不住、長不了,甚至出現反復,白費功夫。所以,還是要“先標后本”、標本兼治,病症要緩解,病源要根除。

七是曉之以理與動之以情。靠什麼來凝聚人心?靠什麼來調動人的積極性?靠什麼來讓人心服口服?有的人一味偏重靠物質激勵﹔有的人過分強調靠機會平台﹔有的人偏執地覺得權力可以讓人聽話﹔還有的人迷信拉拉扯扯、吃吃喝喝,搞江湖義氣﹔等等。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真正贏得人心的永遠是真理。說話必須把道理說清楚、講明白,而且善於寓理於事,把有意義的道理講得有意思,道理一旦講透、講開,則風吹雲散、豁然開朗。一方面要講道理,另一方面還要講出感情,要帶著感情講道理,而且講到人家動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是用來說服人的,情是用來征服人的。人人心裡都藏著一塊柔軟的部分,隻要觸動到了便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情是最能溫暖和焐熱人心的,以真情換真心,以真心打開並進入他人的情感世界,既寓理於事,又寓情於理,情理交融、入情入理,推進工作便拿到了迎刃而解的“通行証”。

八是嚴管與厚愛。好干部是管出來的,好隊伍也是管出來的。人的身上都有慵懶鬆散、自我自在的本能,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倘若管理跟不上,約束到不了位,就會野蠻生長,還會滋生蔓延開來。嚴是愛,鬆是害。帶隊伍不敢嚴管,遲早要出問題﹔不願意、不適應和不習慣嚴管,遲早要摔跟頭。嚴管“管”出作風、“管”出形象﹔厚愛“愛”出干勁、“愛”出信心。怎樣去厚愛一個人?怎樣才算厚愛?對干部的厚愛,體現在理解和信任上、使用和導向上,真正讓干部吃苦而不吃虧、受累而不受氣、流汗而不流淚、埋頭而不埋沒。嚴管與厚愛是帶隊伍的兩隻手,都要用、都要硬。

九是從“最壞處”准備與向“最好處”努力。“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干任何事情都要有問題意識和底線思維,把問題想得復雜一些,把矛盾估計得充分一點。從“最壞處”准備,就是把有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結果估計和預想到,這樣也就沒有什麼可怕和可擔心的了。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有時“壞處”可能變成“好處”,原本“好處”又有可能演變成“壞處”,危機往往“危”中蘊含著新的機會,關鍵在於能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把握住大局和大勢、規律和潮流,保持住定力和動力、干勁和韌勁,順應它向“最好處”爭取。機會是留給有准備的人,成功是留給有行動的人。堅持不懈地向“最好處”行動,就會春暖花開、柳暗花明。

十是精於“工筆”與善於“寫意”。中國畫有兩種畫法,一種叫工筆畫,一種叫寫意畫。工筆畫就是運用工整、細致、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注重線條美,一絲不苟﹔而寫意畫不太在乎線條,而注重意象,講究心靈感應,筆隨意走,以形寫神,在筆墨中表達情感。如果把“工筆”和“寫意”比喻成實與虛、細與粗的話,應當虛實兼備、粗細結合。精於“工筆”,就是有些事情要事必躬親、親力親為,“有巧密而精細者”,注重細節,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善於“寫意”,就是有些事情要放膽放手,既撒得開又收得攏,像寫一篇大散文那樣形散而神不散,一氣呵成、渾然一體,大氣磅礡、縱橫捭闔。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