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鵬志
2018年12月10日08:45 來源:學習時報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一場新的偉大社會革命,也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化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並支撐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強有力地生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波瀾壯闊而昂揚開放的歷史進程。今天,回顧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總結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展望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前景,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堅定文化自信,既是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果與經驗,也必將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至關重要的歷史性支撐。
走向文化自信: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40年艱苦奮斗,40年波瀾壯闊,中國人民不僅用自己的現代化實踐成功地推動了國家和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而且用自己獨到的發展方式書寫了從自為到自覺再到自信的壯麗文化史詩。
改革開放初期,與解決溫飽問題和跨越短缺經濟這一發展階段相適應,中國首先進入的是一個文化自為的階段。改革開放在極大地解放思想的同時,也深刻地激發了人們的文化熱情,並以噴涌而出的自發性文化思潮形式,表達出人們對改革開放和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想象。這一時期的文化憧憬和文化表達,既受到了改革開放歷史性啟動的深刻激發,又積極地呼應了改革開放的不斷展開,喚起了整個民族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發展創新意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文化自信提供了歷史基礎。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目標的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逐漸從文化自為進入文化自覺的新的歷史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新世紀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費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覺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與論証,超越了前一階段的文化激情和文化想象,更為務實地從中國如何更好地實現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並更審慎地走向全球化的角度,來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思考和文化把握。也正因為如此,文化自覺的提出不僅獲得了全社會的高度共識,也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國的文化實踐,使全社會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和把握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為更好地走進全球化提供了文化准備。回頭去看,文化自覺立足於經濟社會高速持續發展以及人民生活巨大改善的實踐基礎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並表征了此一階段的文化建構歷程,而中國的文化建設也因此以一種穩健的姿態朝著文化自信不斷邁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歷史性轉折、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理論上鮮明地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的重要論斷,在實踐上明確地提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戰略要求,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構進入文化自信這一新的歷史階段。可以看到,在這一階段,文化自信不僅作為全新的概念和理念被我們黨在最高理論層面首次鮮明而肯定地表達出來,而且作為深厚的實踐底蘊,深刻地支撐著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並與中國夢、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一道,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現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厚文化根基和廣闊文明前景。
從文化自為到文化自覺再到文化自信,正是40年改革開放的文化歷程。從文化自信的感性到文化自信的理性,最終走向文化自信的實踐,正是40年改革開放的文化主敘事。
堅定文化自信: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經驗
從上述的歷史回顧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正是由於改革開放並通過改革開放的實踐進程,中華民族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成了一個文化自信的生動歷程﹔另一方面,正是通過走向並不斷生成文化自信,為改革開放賦予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剛健品格。堅定文化自信,正是改革開放40年為我們提供的重要歷史經驗。
第一,堅定文化自信,必須牢牢掌握黨對文化的領導權。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已經充分表明,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牢牢掌握文化領導權,不斷增強對文化建設包括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把握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和大局。
第二,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牢牢掌握文化領導權,最重要的根基在於加強理論武裝。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第三,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更好構筑中國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最永恆而珍貴的精神成果,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面向未來,當代中國必須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推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高度融合,更好構筑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中國精神。
第四,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撐,更好構筑中國價值。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和重要穩定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夯實和深刻展現“中國特色”的文化精髓,既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始終解決好的重大課題,也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任務。
第五,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重點,更好構筑中國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落實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努力創造反映人類精神生活的文化成果,努力在傳播“悠久文明”與“多彩文化”中加強文化認同,不斷提高國際話語權和文明感召力。
第六,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以文化尊重為格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文明尊重為格局,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倡導和踐行人類共同價值觀,不斷為21世紀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第七,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努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復雜局面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我們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和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以堅定“四個自信”為關鍵,努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實踐文化自信: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支撐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歷程也歷史性地站在了一個新起點上。這樣的一個歷史起點,既是我們今天能夠科學地總結和把握40年改革開放的文化建構在理論上的制高點,也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實踐上的制高點。因此,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目標,我們還必須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地進一步深化和實踐文化自信,從而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歷史性支撐。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展現出非同尋常的活力、創造力和穩定性、開放性、包容性。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磨洗、充實、厚實和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已經成長為一種越來越充實和自主的現實的實踐形態,迎來了一個新的更加旺盛的成長期。這樣一個文化自信的新的實踐狀態,既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也承續了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在血與火的奮斗擔當中打造而成的革命傳統,更奔流著改革開放以來經由整個中華民族和每一個中國人真實的生產生活和創新發展實踐塑造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生命。可以說,在新時代,我們的文化自信擁有廣闊的前景和美好的未來,前進的腳步將更加堅實穩健。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文化自信歷程就已經定型甚至是完成。面向現實,展望未來,中國的文化自信仍然邁步在繼長增高的路上。
今天,中華民族歷經站起來和富起來,來到了強起來的歷史新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也正在書寫著更新更美的大文章。在這樣的歷史時刻,如何更好更堅定地奏響新時代的文化之音,正期待著我們在實踐上把文化自信歷程,更全面、更內在、更持久地落實並展現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和天下樂章。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主任、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