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3日10:09 來源:《求是》2018/23
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申了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一貫立場,廓清了當前對民營經濟的錯誤認識,明確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行軍圖和作戰圖,意義重大而深遠。北京作為首都,必須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在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上作出表率。
一、充分認識首都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從來沒有動搖﹔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就北京來看,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民營經濟始終都是推動首都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歷史看,民營經濟對首都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個體、私營經濟的出現和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北京的就業和商品供給問題的解決,而且對拉動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民營企業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在科技創新、城市建設、國企改革、生態保護等方面作用進一步凸顯。
從當前看,民營經濟是首都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首都民營經濟的優勢在新時代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對推動創新、促進開放、穩定增長和增加就業的貢獻度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北京共有民營企業131.7萬戶,佔全市企業總數的90%以上,解決了6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2017年底,北京共有規模以上民營企業2.45萬家,年營業收入合計達3.6萬億元,實現利潤2564億元﹔北京轄區內民營上市公司163家,佔全市上市公司比例過半。
從長遠看,民營經濟對首都高質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創新是首都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民營經濟是推動首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的164家獨角獸企業中,北京有70家,佔比高達42.7%,其中絕大多數是民營創新型企業。今年1—9月,北京平均每天新增科技型企業近200戶,民營企業研發項目數量佔全市的80%以上。隻有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才能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創新動力支持。
二、精准施策助力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對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剖析了成因、闡明了形勢,而且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案。北京市將深刻領會、逐項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精准施策助力民營企業解決短期困難。
一是減稅降費與融資支持並舉,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危機。經營負擔重、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是部分民營企業流動性危機的主要原因。北京將地方權限內的稅費政策降到法定稅率最低水平,適度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大力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為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紓困,北京建立了“股+債”支持方案,支持上市企業開展股權融資,並通過發行紓困專項債支持民營企業進行債券融資﹔建立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擴大市級融資擔保基金到100億元,繼續用好3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額度,並著力打造民營、小微企業票據融資服務直通車。
二是放寬准入與優化審批結合,消除民營企業發展普遍性障礙。門檻高、審批繁是民營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也是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普遍性障礙。北京市在基礎設施、教育養老、國企混改、政策住房等領域,實施了促進民間投資的“27+5”政策,著力破除各種各樣的隱形門檻,使民間資本能夠通暢地進入許多以往難以進入的領域。北京還將推出一批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將進一步壓縮市區兩級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市級由2298項減至1130項、壓減51%,區級同步壓縮50%—60%。
三是定制服務與普惠政策互補,構建支持民營企業長效性機制。民營企業發展階段不同、主營業務不同,遇到的困難也不盡相同,難以“一張方子、包治百病”。北京市區兩級領導集中走訪服務企業,建立了常態化的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主動上門問計於企、問需於企,並針對企業的難點、訴求,送上含金量十足的定制綜合“服務包”。對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政府各部門當好“店小二”,協調解決企業在人才、土地、產業等方面遇到的難題,為企業做好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
三、多措並舉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當前,北京正處於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北京將多措並舉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引導民營企業發展與首都城市發展相對接,與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和首都“四個中心”戰略定位相對接,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相對接,與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相對接。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創新型企業密集是北京民營企業最顯著的特征。為引導民營資本投入原始創新,北京設立了政府主導的規模達300億元的科技創新母基金,通過與社會資本合作,基金總規模將放大到1000億元以上。同時,推動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與相關區、部門、研究機構、民營企業等成立聯合基金,探索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技術研發無縫銜接的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引導技術驅動型企業布局高精尖產業。
二是完善創新生態。創新需要良好的生態,從而促進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工程師等深度合作。近年來,北京市著力打造全過程的科技孵化服務鏈條,並大力推動創新技術資源開放共享。北京市與在京高校院所和企業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方面成立了一批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加強產學研交叉合作。北京市一批大科學裝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成后將全部對民營機構開放。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構建一個公平、透明、高效的普惠性市場環境對民營企業發展至關重要。2017年以來,北京的營商環境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企業開辦環節從原來的7個壓縮到2個,時間由24天壓減到了5天﹔獲得電力環節從6個縮減到3個,小微用戶接入電力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費用。納稅、辦理建筑許可、財產登記、跨境貿易等方面的環節、時間和成本也都大幅降低。
四是降低企業成本。北京明確“產業用地是發展產業的,不是用來炒的”,推行彈性出讓、先租后讓等方式,努力降低高精尖企業產業用地成本。探索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上,通過農民自建、政府躉租並提供補貼的方式,為初創企業提供低價辦公和生活用房。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對高新技術企業每年新增研發部分給予10%的獎勵。開展創新型企業引進人才專項計劃,今年1—10月,已引進緊缺急需人才近2500人,其中民營企業引進的佔比80%。
五是提供應用場景。積極推動創新技術應用,落實首台套政府採購等政策,完善單一來源採購政策,通過政府創新帶動創新型企業發展。2017年12月,北京在全國最早向民營企業發放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牌照,目前累計道路測試裡程已達7.5萬公裡。北京還將圍繞冬奧會、世園會、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大工程,推動5G、自動駕駛、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應用場景建設,為創新企業、創新產品拓展市場空間。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
相關專題 |
· 《求是》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