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課題組

2018年11月26日08:41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

原標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了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的基本經濟格局,實現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性跨越。然而,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社會對民營經濟還存在不少爭論,民營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新挑戰、新問題。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積極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競爭的營商環境,激發民營企業活力能力,支持和推動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毫不動搖堅持基本經濟制度,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的基本經濟格局基本形成,促進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首先,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按不變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33.5倍,年均增長9.5%,平均每8年翻一番,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提高,成功由低收入國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

  其次,多種經濟成份自身也取得了巨大發展。一是國有企業素質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與市場經濟融合不斷加強,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國計民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穩固保持主導地位。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載人航天、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2017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115家,其中國有企業82家。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國有企業274家,營業收入佔比71.83%,資產佔比86.19%,淨利潤佔比71.76%,納稅佔比85.87%。二是民營企業不斷煥發生機活力。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私營工業企業已發展到285.9萬家,佔全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78.4%。其中,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資產總計達25.1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為40萬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比重分別達22.3%和34.4%。

  第三,多種經濟成份之間的融合發展不斷加強。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發展,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近些年,隨著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到2017年底,中央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達到68.9%。2017年中央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超過700戶,其中通過資本市場引入社會資本超過3386億元,中央企業在產權層面已與社會資本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混合。國內一些知名民營企業,如阿裡巴巴、京東等,也積極參與中央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公有制企業實現了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當前,民營經濟在適應新常態、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重大負面影響,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為遇到了“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民營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困難。

  一是社會上對民營企業存在認識的偏見,民營企業的地位仍受歧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民營經濟的認識不斷深化,民營經濟受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出台了很多改革舉措鼓勵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鼓勵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也多有論述,提出“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更加堅定了民營經濟發展的信心。但是,無論是中國傳統的重農輕商觀念,還是民營經濟的私有性決定了人們對民營企業存在認識的偏見。民營企業的地位仍不可與國有企業相提並論,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有人形象地形容國企稱之為“親兒子”,民營企業為“私生子”。盡管黨中央和國務院給予民營企業充分的認可,但是在地方實際調研時,有的民營企業家反映地方政府把民營企業“像賊一樣地提防著”。

  二是我國的市場化改革不徹底,約束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在競爭性行業,民營企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績,甚至在國際市場上也佔有一席之地,在某些細小的領域已經獨佔鰲頭,憑借技術和質量水平領先國際市場。但是,在國內的壟斷性行業,民營經濟面臨較高的准入門檻,隱性顯性門檻擠壓著民間投資空間。金融、電力、電信、軍工、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投資仍然受限。市場化改革不徹底導致民營企業的經營成本較高,金融領域的市場化不足導致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成為“頑疾”,同時交通運輸領域的高物流成本也推高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三是政府誠信不足影響了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導致民營經濟發展缺乏穩定預期。政府的誠信問題是當前民營企業提及較多的一個重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因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隨意變更已有的規劃設計、政策承諾、相關合同,朝令夕改﹔部分地方政府拖欠民營企業的工程款、材料款、保証金、獎勵資金等﹔一些政策缺乏延續性和連續性,導致民營企業家缺乏穩定的預期﹔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存在,營商環境仍需改善,政府的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仍在路上。

  四是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對民營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總體而言,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抗外部風險的能力較差,當前民營企業遭受的外部環境壓力較大。一方面民營企業遭受到國內經營成本上升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另一方面國際經濟形勢急劇變化也沖擊民營企業的發展,尤其是今年以來的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對國內的貿易出口、股市、匯市的沖擊,波及民營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民營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受限、民營企業的出口市場遭受阻擊。因此,許多民營企業家普遍感受到生產經營前景較為黯淡。

  五是融資環境的收緊可能導致潛在風險的顯性化,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更為突出。金融去杠杆是化解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我國宏觀杠杆率明顯高於新興經濟體,信用風險高,國家加大監管力度,實施審慎的金融監管政策對於穩定金融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去杠杆也會帶來陣痛,直接的影響是融資環境的收緊,信用緊縮,可能導致潛在風險的顯性化,比如當前信用債券違約現象明顯增加。此外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存在不對稱效應,在國家金融去杠杆、嚴監管背景下,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現象更加突出。

  六是法律制度體系不健全,對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較有欠缺之處。民營企業家缺乏安全感,對財產和人生安全存在著不確定性,影響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2017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再次強調要認真解決產權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給民營企業家打了一針強心劑。但是,對於民營企業家的產權保護還缺乏更加完備的法律制度保障。當前國家層面還缺乏民營企業產權保護法,無法給予民營企業經營權、財產權的特殊保護,在對民營企業及其負責人採取行政、刑事等措施缺乏嚴格的合規合法程序,同時,在公權力行使不當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以及對違反規定、濫用職權侵犯民營企業產權行為等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責任。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以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為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積極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競爭的營商環境,激發民營企業活力能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首先,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是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治保障,也是實現民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前提。明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排除不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爭議和干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是我國經濟領域工作的一項長期大政方針,是對我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的充分肯定與闡述,是我們黨對多年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驗總結和概括。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首先就是要長期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3月“六個重要”的論斷和2018年11月1日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都高度重視和認可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穩定經濟、國家稅收、技術創新、金融發展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好民營經濟對於更好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其次,要積極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競爭的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公平有序競爭的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保障,也是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一要建立統一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二是加快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既要加快建立規范企業依法經營和誠信經營的制度,又要盡快出台懲戒“為官不為”、鼓勵“為官有為”的措施,使政府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引導幫助,解決困難,使民企積極主動與政府部門溝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三是打造誠信政府。開展政府清債、清欠行動,對拖欠民企的工程款、材料款、保証金、獎勵資金等制定清償行動計劃,切實取信於民、取信於企。穩定干部任期,穩定民企預期。防止因政府換屆、人員調整對已有的規劃、政策、合同、債權隨意變更。

  第三,激發民營企業活力能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民營企業活力能力是民營經濟面對挑戰、主動轉型的微觀保障,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是切實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財產權保護。認真落實《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對侵犯民營企業的行為加大懲處力度,依法甄別糾正一批歷史形成的涉及民企的冤錯案件,並向社會公告、消除影響。二是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使廣大企業家能夠更安心、專心、用心地將精力和智慧用於創業創新,堅定民營企業家一心一意創新發展的信心。三是切實降低企業稅費和資金等要素成本。要重視“減稅”“簡稅”“均稅”並行,既要繼續降低名義稅率,又要歸並簡化增值稅、所得稅等,均衡行業、地區間稅負。要重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注冊登記環節加快“先照減証”,在投資建設環節推行“負面清單+標准+承諾+備案”制,在生產經營環節推進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和市場認証制度並軌。要重視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推廣“銀政保”,鼓勵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降低民營企業貸款風險和貸款成本。四是提升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能力。要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管理方式,加快實現企業治理機制專業化和產權結構多元化。要鼓勵民營企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不同類型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在分工協作中實現聯合創新,在不同文化環境下實現開放式創新。要加快民營企業“走出去”和民間資本海外投資步伐,著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國際化知名品牌,增強民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本文執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張佔斌、黃錕、王海燕、孫飛、汪彬等】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國家治理周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