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生態文明建設以觀念轉型為先導

仇保興

2018年11月19日09:55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生態文明建設以觀念轉型為先導

人類為什麼要走向生態文明?因為我們的工業文明短短300年就把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搞得支離破碎了,就把地球的礦產資源已經開採得差不多了,就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搞到極點了。所以,人類的社會文明需要轉型。全人類對此認識得越早、越快,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地球永續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生態文明和工業文明在觀念上的差別有很多,我認為以下四點很重要。

多樣性

生態文明首先強調的是多樣性,所有注重生態保護的專家學者都把生物多樣性的保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為什麼?對任何一個生態系統而言,生物種類越豐富,就越意味著這個系統具有長期的活力,具有對系統的韌性,就意味著這個系統對災害的抵抗力、恢復力強,也就意味著這個系統是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生物多樣性基礎上的﹔而工業文明給我們帶來的是短期效應,給生物帶來單一性。人們往往非常強調單一性,不僅是單一,而且還強調類同、方便管理、標准化……這樣的思路造成的結果常常是竭澤而漁,常常呈現脆弱性,系統往往難以經受外來的災害和內發的擾動的考驗,使它缺乏抵抗力。

生態學上有一個教訓,作為工業化先行國家的德國,170年前有決策者認為挪威的冷杉長得非常快,是最好的樹種,於是把德國本地具有生物多樣性的黑森林進行砍伐,種了大量的挪威冷杉。結果發現第一代冷杉長得特別快、特別好,但是當冷杉把土壤中間的營養物質吸收光的時候,它的第二代、第三代就沒落了,現在那些地方成了貧瘠之地,需要重新引進德國本地的樹種來進行多樣化的修復。

從長期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人們為什麼沒有認識到呢?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非常重要的理念。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社會系統和生態系統都遵循同樣的“多樣性”規律。

共生性

共生性意味著所有健康的、有活力的生態系統是不同的生態群落相互套嵌、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離開了任何一個子系統,其他系統就會遭到毀滅,這些系統是構建在一起的。就像十九大提出來的,山水林田湖草,還有城市都是組合共生在一起的,休戚與共,唇齒相依。

我們講綠色發展,其實大自然本身就是綠色的,人類隻要愛護它、不要過分去改造它,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是很強的。我們的農業、農田、農村本身就是按照古代生態文明法則的,一切來自於土地、又回到土地裡去,傳統的耕作模式不需要用大量的化肥、大量的除草劑,不像現在有的地方用大機械肆意地去索取田野裡面的營養,使黑土地變成黃土地,黃土地變成沙地。傳統農村本身就是半綠色的,如果我們引進了生態農業、引進了有機農業,農村農業就變得更加綠色起來。

最難實現綠色發展的是人類的聚居區城市,現代城市是按照工業文明思路也就是挑戰自然、戰勝自然,創造出的一個隻有人類才可以居住的地方。但人們忘記了,從人類的歷史來看,有的城市興起了,有的卻沒落衰敗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歷史文化遺產的痕跡,這些痕跡說明城市曾經興盛過,但由於不尊重自然或者說過度採伐周邊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城市就沒落了。城市作為人類最龐大的構造物應該學會在山水林田中間扮演一個謙卑的、共生的、互助的、共享的角色,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沒有這個思想准備,許多決策者也沒有這個概念。工業文明就是人定勝天,就是要挑戰和改造自然,希望把自然改造成適應人類居住的場所和經濟發展的倍增器。工業文明常常忽視事物和生物間的共生性,對此我們往往是認識不足的,或者經常把事物孤立地分開,把不同生物看成是相互對立的,有時候是競爭的,有時候是你死我活。這樣一來,我們經常會做出破壞自然,縮減人類社會可持續力的愚蠢行為。

黨中央提出的生態文明,實際上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靈魂,這就要我們重新傳承中華古代的文明。古代的文明認為,天地人是並列的,天人合一共生的,這就要求我們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運行規律,而這種自然觀在現代的生態文明中得到弘揚,才會使生態系統內生的共生性、共享性能夠進一步地表達,使城市的許多難題能用綠色發展來解決。

自適應性

生態系統中每個個體無論大小,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單元,都對環境有自主的反應或感受能力,都能對環境的變化作出判斷,都能總結而且作出自己認為合理的對策。對於這種來自主體的對策,人們有的時候是忽視的。由下而上涌現出來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決定生態系統演變的方向。我們講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必須是分布式的、自組織式的,而不是由哪一個“上帝”來控制的。

而工業文明恰恰容易忽視系統個體的感受、個體的學習能力,認為系統結構才是最重要的,認為從上而下的“設計”是決定一切的,認為世界是設計出來的,認為人可以勝天、可以定天、可以改天。而且人們又常常錯誤地認為,這些微小的個體是單一的、是被動的、是靜止的、是完全由強大的外力所擺布的,這些都是錯誤觀點。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們自然就認為“越大越集中越好”,習近平總書記批評的“大洋怪”建筑和工程就遍地而起了。實際上,大規模、中心控制跟個體的自適應性常常是對抗的,對個體的自適應性是摧殘的,是一種替代的關系,這就造成我們的生態系統是不可持續的。當我們企圖用一種理想的模式來改造和管理某一個生態系統的時候,其實我們的知識儲備是不足的。我們對系統中不同個體的DNA、個體的行為、個體對環境的反應也並不了解,人類應該更加謙卑。

背景性

說到背景性,東西方文明在遠古時期其實在敬畏大自然方面具有一致性,但進入中世紀之后,尤其是進入工業文明以后東西方出現了分裂。舉個例子,一位哈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辦公室裡面挂著一幅畫,森林裡面站著一匹白馬。他經常叫學生看這幅畫,問這是什麼畫?東方國家文化背景的留學生往往會說這是一幅關於森林的畫,森林裡面站著一匹白馬。但是西方文化背景的學生卻常說這是關於馬的畫,馬站在森林裡面。為什麼東方跟西方學生的觀念會不一樣呢?因為東方文明本質上是一個背景文明。比方說,我們中國古代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建筑非常講究周邊環境(包括山、水、林、田、湖等)與城鎮或建筑之間的關系﹔而西方文明講究點到點的思維、講究邏輯性,城市、建筑選址和建設也直奔主題,以達成使用功能為目標。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看到,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找回東方文明合理的內核,而我國的工業文明經歷了高速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功以后,人們也慢慢滋生出來一種忽視背景、忽視歷史的不良傾向。我們經常把主題跟目標、跟手段對立起來,把目標與手段顛倒過來,我們也習慣於點到點的思維,而把背景放到一邊去了。我們經常把南方適應的模式運用到北方來。忽視這些背景和真實的復雜的生態環境,就可能抓住了芝麻利益而丟了背景這個大西瓜。中國古代文明強調天人合一、天人交融、天人共享,這說明人是在背景中生活的,這個大背景就是天,就是大自然。我們不能抓住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人類沒有這樣的能力,但是我們卻常常充滿著這種工業文明衍化出的幻想。

回溯世界文明歷史,不難發現:成也工業文明,但如果不轉變思路的話,敗也工業文明,所以在邁入建設生態文明時代后,人們的思想觀念需要轉型。生態文明是一種人類嶄新的思維模式,是社會文明進入人類世代后的一種新的世界觀,是全球可持續發展最核心的而且不可替代的理念。而生態文明作為一種觀念和理論並沒有成熟起來,它仍然在豐富發展的過程中,是需要不斷討論、不斷提煉的,是充滿著爭論的。當前,我們首先要把它的核心內容搞清楚,防止以工業文明的手段來取代生態文明,防止打著生態文明的旗號來行工業文明之實。識別什麼是偽生態,什麼是假生態,才能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作者為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首席專家)

(責編:王玥芳、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