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望海樓)

飽經風浪 大海永在

俞可

2018年11月12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飽經風浪 大海永在(望海樓)

  “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鄭重宣示了中國經濟對發展、中國人民對進步、中國國家對強盛的自信,擲地有聲。

  中國經濟這片大海,激蕩著蓬勃生機。

  進博會展館中,佔地面積最大的非智能及高端裝備莫屬,100多項全球最新“黑科技”引領工業未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全球工廠到全球市場,進博會這個開放合作的國際平台將為全球經濟振興開辟一條“藍海”新航道。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經歷一場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逆,貿易自由化遇阻,已深度融入世界經貿體系並成為中流砥柱的中國,經濟發展難免會受挫。我們一方面應認清歷史大勢,堅信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之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另一方面要認清發展形勢,堅信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

  中國人民這片大海,蘊藏著廣博智慧。

  進博會吉祥物為大熊貓“進寶”,脖頸處圍著一條藍黃相間的絲巾,黃色表意“絲綢之路經濟帶”,藍色表意“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來自5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000多家企業佔參展企業總數1/3。巡覽於展館之中,猶如重走絲綢之路。

  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今天,“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中華民族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秉持絲路精神,中華民族攜手各國人民堅持開放融通,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包容普惠,同心協力書寫既能改變中國又能改變世界的壯麗史詩。

  中國國家這片大海,匯聚著磅礡力量。

  進博會中國館冠以“共羽華平”之名,寓意中國同世界各國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決心與信心。

  中國是大國,擁有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13億多人口的內需市場,9億多勞動力人口,發展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不可限量。更重要的是,中國擁有獨特的制度優勢,黨的堅強領導充分展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匯聚起磅礡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擴大開放來不斷釋放發展動力。隻有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才不會停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才不會停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才不會停滯。面對強起來的中國,一位來自非洲的參展商直呼:“不來中國,哪有明天?”

  山以峻峭而巍峨,海以洶涌而壯闊。飽經風浪,大海永在。故而,中國經濟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中國人民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中國一定能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作者為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中德教育研究與協作中心總干事)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