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用制度保障為非公經濟發展賦能

胡敏

2018年11月07日08: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用制度保障為非公經濟發展賦能

在近一個多月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上行東北、下行廣東、給民營企業家回信、在中央政治局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上點題、再到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直接為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撐腰壯膽增強信心,充分強調了民營經濟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一次鮮明、集中地彰示黨中央積極支持、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僅徹底消除了一個時期以來籠罩在民營企業家頭上的思想陰霾,也有力回應了某些輿論對民營企業發展的種種猜忌和非議,給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賦予了發展的正能量。

在理論上澄清在思想上解放堅定發展民企信心不動搖

對於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形態、定位和作用,必須放在歷史的進程、現實的需要、發展的趨勢中加以認識和把握,這既是一個實踐認識過程,也是一個理論創新過程。

從歷史的進程看,我國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非公有制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展起來的。正如總書記在講話中所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破除所有制問題上的傳統觀念束縛,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隨后,一大批民營企業蓬勃興起,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在上世紀80年代增量改革,90年代所有制改革,本世紀頭十年走出國門,到如今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始終與國有企業一道同向而行,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廣大民營企業也是通過艱苦奮斗、鍥而不舍、不斷創新,為國民經濟做出巨大貢獻,夯實了自己的地位,贏得了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說,中國發展能夠創造今天的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從現實的需要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改革的方向。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孕育於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經濟最貼近市場、最貼近消費者、最貼近就業者,始終釋放著巨大的市場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這已為40年改革開放實踐所証明,在今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民營經濟依然是重要主體,依然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發展的趨勢看,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基於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通過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未來我們還要實現人類美好社會理想。僅從所有制發展形態來說,盡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未來社會所有制形態時,認為未來社會將是以公有制經濟為特征的社會,從根本的長遠的意義上指出了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必然性,但同時明確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也就是說,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一切生產資料歸全社會所有必須有一個前提,這就是生產力必須是高度發達的、充分發展的,其發展取決於生產力發展水平,取決於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就此觀之,今天無論是國有經濟形態,還是民營經濟形態,在所有制關系、企業管理方式、勞動分配狀況和權屬法律形態上,還都是契合當前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具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征,都是現階段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結合的表現,都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兩種形態,必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發展。所有制結構和實現形式,一定是以未來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和共產主義社會人們的實踐活動結果為依據的。

針對一段時間來社會上出現的關於動搖民營經濟發展的種種是非言論,我們需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更要在理論上加以澄清、梳理和提升。當前,理論界亟待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多種所有制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客觀現實和發展趨勢作進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僅僅從概念上,現在就有“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國有”和“民營”、“股份制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等多重交叉表述,不僅經常在統計方法上造成困擾,也對所有制的本質認識、經濟關系的准確分析、競爭規則的統一衡量帶來分歧。進一步看,對於公有制經濟從“國營企業”到“國有企業”的嬗變,再到探索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對於非公有制經濟從私營經濟放開搞活,到民營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有益補充、組成部分,再到基本經濟制度的地位變遷,也都需要基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進行深入思考,基於現階段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認真考量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所有制結構與布局。

從黨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到后來黨代會提出“兩個毫不動搖”直至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世勢變化已經為我們從更寬的視角來審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黨的執政基礎打開了新的思想空間。最近有學者提出“明確多種所有制不是某個階段上的權宜之計,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所有制基礎,與社會主義社會共始終”是一個很好的提示。

在制度上保障在政策上落細堅決消除機制困擾不懈怠

今年以來,不少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了困難和問題,總書記在座談會講話中借用一些民營企業家的說法將這些集中概括為“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這“三座大山”,並從辯証唯物主義的視角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恰如其分的分析,有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穩中有變的新態勢,有國內經濟結構進入轉型攻關期的新挑戰,也有政策落實不到位、企業自身不適應等等原因,但深入剖析這些問題的產生,歸結起來還是體制機制的困擾。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仍然要毫不懈怠地消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在制度上保障民營企業家權益,在政策執行上春風化雨落實落細。

首先,還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如何確立,一直是市場經濟的一個主題。在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這個問題表現得更加突出。近年來,政府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改革,民營企業的市場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改善。近期世行在《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指出,中國在過去一年為中小企業改善營商環境實施的改革數量創紀錄,全球排名從上期的第78位躍升至第46位,這是好的証明。但也有不少地方政府窠於習慣性思維、囿於屬地利益,還是過多以行政干預市場、以權力介入競爭,設置各種“卷帘門”“玻璃門”“旋轉門”,沒有把構建親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讓不少民營企業對政商環境不能抱有穩定預期。

其次,處理好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的關系。過去相當一個時期,理論和實踐部門多有“國退民進”“國進民退”的爭議。近些年來,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部署,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總體來看,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都有騰展的空間。在經濟上行期,兩者能夠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但在經濟處於下行態勢,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享受政府扶持優惠政策等方面就有了親疏,這是與中央精神相違背的,越是經濟困難,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越要相互扶持、相互補充,要保持“競爭中性”“所有制中性”,而不能相互排斥、以勢凌弱。

第三,處理好政策制定與統籌協調的關系。今年以來,為應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的新態勢,促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部門出台了一系列財稅金融政策,政策取向是好的,但從前三個季度看,有些政策制定預見性不夠、統籌協調性不夠,既有政策效應同向疊加施力遞減,也有政策缺乏差異性效力相互抵消,還有政策政出多門、搞“一刀切”、不一個標准、不一視同仁,讓不少民營企業茫然失措,缺乏獲得感。因此,要增強宏觀政策協同性、整體性和預見性,不能頭疼醫頭、簡單從事。

第四,處理好政府監管與工作落實的關系。加大市場執法監管、推進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推動必要的巡視督查、開展好民營企業黨建工作規范民企治理結構激發正能量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實事求是、因企制宜,既要對民營企業規范有序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給,也要為民企發展提供適度寬鬆的發展環境,嚴格遵規守紀,提高履職能力,不以督查代替企業自治管理,不以推進工作干擾企業正常經營。

在規范中發展在創新中突破堅守民企發展初心不改變

當前一些民營經濟遇到的困難的確是現實的,甚至相當嚴峻,有前面所述的各種外在原因,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外因最終是由內因起作用的。

總書記在講話中認真分析了當前我國民營經濟遇到發展困難的自身原因。比如,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一部分民營企業經營比較粗放,熱衷於鋪攤子、上規模,負債過高,在環保、社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范、不穩健甚至不合規合法的問題,在加強監管執法的背景下必然會面臨很大壓力。

在講話中,總書記用了兩個“三個沒有變”清晰昭示了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有利環境。一個是大的經濟環境與我有利,即“我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民營企業應當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保持充分信心﹔一個是發展民營經濟的大政方針一以貫之,即“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民營企業應當保持發展初心,在規范中發展在創新中突破。

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對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來說,就是要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一是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民營企業家要珍視自身的社會形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正氣、走正道,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二是要繼續艱苦奮斗、開拓創新。要適應新時代,不斷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聚精會神辦企業,心無旁騖干事業,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三是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民營企業要順應大勢,主動作為,堅守法治原則、競爭原則和誠信原則,抓住轉型升級機遇,與國有企業一道相向而行、共同進步,合力開創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胡敏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