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瑤
2018年11月02日09: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期,某地發布新的人才引進計劃,本以為是敞開懷抱迎接四方來客,誰知確是遮遮掩掩任你愛來不來。
細讀下來,與過去的人才引進政策相比,有三個沒變。一是重學歷輕實踐的眼光沒有變。“唯學歷論”始終是人引進工作中邁不過去的一道坎,計劃中比較有吸引力的崗位,基本上要求名校博士,而對於一些有豐富經驗的行業專家卻是缺乏招攬誠意﹔二是重履歷輕實績的視角沒有變。計劃不少崗位明確要求具有省級以上機構、三甲醫院以上、央企分公司以上的工作經驗,對於一些經過基層歷練、工作成績突出的“土專家”大多不在考慮之列。三是我做主你聽從的態度沒有變。計劃中對於很多崗位引進條件限得太緊,甚至讓人感覺是量身定做,有“蘿卜招聘”之嫌,缺乏四海之內有能者居之的胸懷。
毋庸置疑,“三個不變”的出現,是一種引進人才的“慣性思維”在作祟。一個是按部就班的“老思想”,認為我之前就是這麼干的,現在也這麼干﹔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老辦法”,不管是人才引進,還是日常招聘,都過於死板拘謹,缺乏主動,導致引進人才變成等待人才﹔一方面是潛移默化的“老要求”,引進人才沒有放開胸懷,反而還是像過去一些設置條條款款,形成人為阻礙。
揆諸實際,這樣的人才引進辦法不在少數。這其中有部分確實是有引才之意,但因為研究不夠,導致“鞋不合腳”﹔也有部分就是簡單“玩票”,隨波逐流,對於人才是覺得愛來不來。不管是這兩種中哪一種,都對於人才引進缺乏吸引力,難以真正把需要的人才引進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僅需要高度的創新意識,更需要開拓的胸懷和積極的態度,不能因為“慣性思維”而搞“老一套”,對於政策制定“換湯不換藥”,這樣難以取得真正成效。
良才善用,能者居之,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制定政策要打破“慣性思維”,從態度上把“你來不來”變成“請你快來”,政策制定上多一些誠意,人才交流上多一分尊重﹔從辦法上把“老思想”變成“新招式”,待遇保障上多一些當下、職業規劃上多一份長遠﹔從要求上把“條條框框”變成“能者適用”,選拔程序上多一些自由展示,報名條件上少一些限定束縛,真正把符合實際、靈活變通、精准實效的引才政策制定出來,吸引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來建功立業、作出貢獻。
相關專題 |
· 網評精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