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張效廉

2018年10月31日15:07    來源:《求是》

原標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深刻闡釋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做好新形勢下的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努力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文藝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原則問題,涉及文藝的本質,是一切文藝創作思想和創作活動的“總開關”。文藝創作風格可以百花爭艷,個性可以萬紫千紅,但創作的起點都應是人民的需求,所有創作的目的都應是為人民所接受和贊賞。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引導文藝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和做人處事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近年來,一些文藝工作者對表現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的題材缺乏熱情,不問世事、不接地氣,甚至出現了一些戲說歷史、迷幻穿越、娛樂至上等不良傾向。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根本性問題,牢固樹立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自覺把最廣大人民作為文藝創作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自覺從人民群眾智慧創造中尋找靈感,著力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歌頌光明、抒發理想,鞭撻丑惡、抵制低俗,在人民生產生活中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社會實踐蘊藏著藝術的豐富營養,現實生活是一切文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僅是文藝創作的現實路徑,更是文藝價值的基點基石,深入的程度決定情懷的溫度,扎根的深度決定立意的高度。今天,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火熱沸騰的社會生活為文藝創作提供了難得素材、難得機遇。要在聚焦實踐中彰顯文藝胸懷,把中國精神作為文藝創作的靈魂,樹立遠大理想信念,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通過文藝的獨特視角,講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大故事,講好廣大群眾尋夢追夢圓夢的平凡歷程,為時代寫史、立傳、放歌。要在投身實踐中穩扎文藝根基,到實踐一線去體驗感悟,從現實生活中積澱素材,虛心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進行生活的積累和藝術的提煉,決不能搞“無土栽培”、閉門造車。要在唱響實踐中展現文藝品格,以對偉大實踐的真情實感觀照生活、觀照現實,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必須堅持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堅持內容為王、創意制勝,不斷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著力增強文藝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禮敬中華精神內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定不移地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中國文藝的腳跟,弘揚中國精神。增強文藝原創能力,堅持獨立觀察、悉心思考、不懈創造,堅持用情用功、敢為人先、獨辟蹊徑,善於別具一格地抒情言志、別具匠心地講述時代、別出心裁地發掘提煉,展現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價值。推出更多健康優質的網絡文藝作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傳播格局深刻變革,敢於沖破舊模式的藩籬,勇於打破傳統思維窠臼,推動文藝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媒體有機融合,推進文藝創作生產方式的變革與進步,使創作手段不斷豐富,藝術空間不斷拓展,藝術表現力不斷增強。

(作者:中共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求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