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多煉“以實心行實政”的擔當之功

林偉

2018年10月18日14: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擔”是肩挑,“當”是承受。擔與當組合在一起,指的是接受並承擔某種責任。責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在的。一言一行,一崗一位,都能見責任、見擔當。敢於擔當,是一種負責的行為,是一種自覺的狀態,是一種舍我其誰的精氣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一份責任就是一份擔當。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歷史擔當,每個層級有每個層級的使命擔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擔當。據史料記載,南宋著名政治家和理學家徐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所欲則剛,無所私則明,剛以達此心之仁,明以斷天下之疑。”他每到一地,“以實心行實政,吏畏民懷,久而不忘。”這正是徐僑的責任擔當。公元1216年,徐僑去外地任職,途中發現飢民流亡者無數,便下令開倉放賑。有的官員害怕擔責,提醒他請示上級后再做決斷。徐僑怒斥道:“賑飢如救溺,怎能按照常規文書往返,遷移誤事!”從而留下“敢於擔當”的美名,也成為我們當今黨員干部修煉擔當之功的一面明鏡。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有多大擔當就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就能有多大成就。當今國內外激烈的區域競爭,從表面看,較量的是發展,衡量的是實力,但歸根結底,還是官員擔當意識的比拼、官員擔當能力的較量。翻開黨章,第一句話就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表明作為黨的事業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必須具有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的意識和境界,不能敷衍塞責、怕事躲事、當為不為,這是黨性修養的應有之義,也是黨員干部必備的政治品質和優良作風。

有多少實干就有多少實績,有多少務實就有多少成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輕輕鬆鬆抓不好落實,舒舒服服干不成事業,當為不為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時下,在一些曝光的典型案例中,有的黨員干部遇事推諉扯皮、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對群眾滿腔官話,善躲能逃,喜歡逃避責任、回避矛盾、推卸責任,習慣於當“太平官”、“混事官”,不願擔當、不敢擔當、不善擔當……其種種表現,說到底還是個人得失之心太重所致,還是私心雜念作怪所為。他們患得患失,顧慮重重,憂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個人名利﹔慮的不是事業進展,而是個人進步。如此這般,又怎能干成大事、承擔重任,為黨分憂、為民謀利?

“千古風流在擔當,萬裡功名須躬行。”徐僑“以實心行實政”的擔當之功,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從天而降的,來自於勇氣,來自於磨煉、來自於實踐。徐僑的“敢於擔當”,也不是逞一時之勇、盲目擔當,而是有膽識、有智慧、有正氣,“以真踐實履為尚”,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隻有煉好這種“以實心行實政”的擔當之功,才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家園,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人情所擾,鑄就抱實心、練實功、行實政、興實業、出實績的“底氣”,鍛造敢於擔當、勇於擔當、善於擔當的“底氣”,無愧於自己的職責、無愧於自己的使命。

常照鏡子正衣冠。以徐僑“真踐實履”的思想為鏡,以徐僑“實心行實政”的擔當為鏡,始終牢記“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的人生信條,堅守“做人坦坦蕩蕩,做事踏踏實實,為官清清白白”的人生信念,強化擔當修養,砥礪思想品質,培養勇於擔當的自覺,練就善於擔當的本領,我們就能在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中,讓責任上身,讓工作上心,把抓落實的出發點放到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上,把抓落實的落腳點放到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打好基礎上,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以擔當成就事業、贏得未來。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 林偉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