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愛國奉獻何以可貴

葛晨虹

2018年10月12日08:0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愛國奉獻何以可貴

堅守需要信念,奉獻需要情懷。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愛國奉獻精神的價值詮釋

王繼才等楷模的事跡,看似平凡,卻令我們感動。因為在時代楷模的事跡中,蘊含著可貴的精神——愛國、敬業、責任、奉獻等。楷模榜樣是具體人物,但他們的事跡體現出的並非僅是“一個人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人類的普遍良知,幾乎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他們構筑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愛國奉獻是情感也蘊含理性,它體現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維護祖國尊嚴和國家利益的使命感、責任感。愛國,就應當擔負起更多對祖國的責任和義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隻有把愛國精神落實到我們的工作職責和社會生活中,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這個意義上,愛國和奉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個心中有愛國責任和愛民情懷的人,才可能具有奉獻精神。

新時代更需要弘揚愛國奉獻精神。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和優秀美德,它不僅是團結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為國家發展奮斗的凝聚力,更是公民道德人格的起點、公民應有的法律責任,是新時代價值取向的主旋律。我們應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精神,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奉獻意識,並使之成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從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愛國奉獻精神與國家社會發展

一個好社會,不僅要物質豐富、制度合理、人際和諧、文明有序,也要能夠成就富有美德的公民。反過來講,富有美德的公民也會成為國家富強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社會治理文明有序的重要力量。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注重道德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古人總結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彰,國乃滅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認為,即使在最發達的經濟體系中,制度規則也只是決定行為選擇總體約束中的一小部分,人們行為選擇的大部分空間是由道德習慣、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因素影響約束的。在現代社會治理中,我們仍然需要這種品德力量,而這種力量往往是通過社會集體人格或公民普遍道德來體現和生發的。

在諸種道德中,愛國是最基本的德性,也是最基本的公民責任和義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祖國不僅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域共同體,也是我們生存發展所仰賴的精神文化共同體。中華民族對自己的祖國歷來有深厚的情感,這種愛祖國的情感經過世代相傳,不斷加深、積澱,已成為一種寓愛國情感和愛國主義理性為一體的信念和准則。因此,愛祖國既是一種民族意識,又是一種道德感情,同時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和法律要求。愛祖國不僅是衡量人們德性品格高低的標准之一,也是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國家公民資格的一項基准性原則。正因為如此,《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才把愛祖國確定為每個公民必須具有的基本品德要求。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培養公民熱愛祖國,自覺承擔公民對國家民族應盡的責任義務,把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做合格的公民,有德性的公民,為國家、民族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很多學者還從理論層面探討了公民個體的道德力量在國家發展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美國倫理學家麥金太爾指出:“在美德與法則之間還有另一種關鍵性的聯系,因為隻有對擁有正義美德的人來說,才可能了解如何去運用法則。”結構功能理論注重“秩序、行動和共同價值觀”在社會中的地位,強調研究社會治理和秩序,必須研究秩序中人的行為和人的思想情感意識,由是,共同價值觀和人的行為意識就變成社會秩序的結構性因素了。我國學者指出,任何一個社會都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把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灌輸給每個社會成員,促使他們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都要通過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告訴人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從而為人們的社會活動、日常生活提供規則、標准和模式。這些理論把人的日常行為和宏大社會治理內在連接起來,強調公民道德力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為現代社會治理提供了富有啟示意義的思路。

時代楷模的影響力與社會價值取向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今天,無數王繼才一樣的時代楷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和生活中,自覺踐行愛國奉獻精神,自覺將個體“小我”化入國家和人民的“大我”之中,將個人的人生價值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時代楷模及其愛國奉獻精神的樹立,具有榜樣引領作用,對全社會樹立愛國奉獻的價值取向也具有積極正能量。時代楷模的示范作用,在感動社會、打動人心的同時,會激發起更多的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幸福觀和價值觀,把個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結合起來考量,把個體人生同國家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思考。

社會需要愛國奉獻精神,也要對這種精神美德給予相應的肯定和回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王繼才同志的家人,有關方面要關心慰問。對像王繼才同志那樣長期在艱苦崗位甘於奉獻的同志,各級組織要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給予更多關心愛護。

時代楷模感動中國。感動,本身就是道德培育的一種有效方式。被高尚感動的人們,將與高尚同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時代楷模學習,做一個新時代的有大愛、大德、大我的人。隻要人人都有愛國奉獻的可貴精神,我們的國家、民族、社會和人民,就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葛晨虹教授,生前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本文系她生前應光明日報理論版之約撰寫。在文章編發過程中,驚聞葛晨虹教授因病辭世。刊發此文,以茲悼念。——編者)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