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論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

潘宏

2018年10月09日08: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論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

“革命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中國社會各階層人士以各自對“革命文化”內涵的理解,對其進行闡釋、宣傳和踐行。在國內許多地方,革命文化還更多地被冠以“紅色文化”。於是,“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混為一談,革命文化的本意被淡化,關於紅色文化的解釋更加“見仁見智”。仔細分析發現,“紅色文化”概念的提出約出現於21世紀初。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入新世紀后,發展面臨諸多困境,人們難免要從過往的歷史與經驗中,追憶曾經引領黨和人民走向勝利的信仰與精神力量。事實証明,這種現象與當時學術界的文化記錄非常契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顯示,在2003—2004年度的學術論文中,“紅色文化”已成為主題詞。同時,有學者注意到,在紅色文化概念出現前,中國學術界已經出現了“紅色經典”“紅色資源”“紅色旅游”等提法。這些提法是否准確?對革命傳統的繼承是否該回歸其本意?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立足當下,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的今天,為革命文化找准定位,體現其當代價值,便成為人們的重要關切。

革命文化有別於其他文化的根本點在於中國革命鋪就的紅色底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從凝聚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這份文獻可見,“紅色文化”應規范地稱為“革命文化”,其歷史淵源可回溯到20世紀初期波瀾壯闊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

中國“革命文化”可溯源至中國共產黨的初創,且與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以及馬克思主義學說緊密相關。19世紀中期,馬克思主義在歐洲誕生后,歷經半個世紀,由一個幽靈成為無產階級革命學說,並指導蘇聯十月革命成功,用真理的光芒昭示了中國革命未來的方向。於是,20世紀的東方中國,在民主革命、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運動中不斷切換革命主題,在各種意識形態和救中國方案的相互激蕩和選擇中,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寫到自己的旗幟上,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率領人民開展了不懈斗爭,做出了重大犧牲。據軍事科學院信息中心統計,從1927年到1949年22年間,能夠查清作戰名稱、作戰地區、我方參戰部隊、敵方參戰部隊、作戰結果等基本要素的主要戰役、戰斗,共計3203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奪取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曾說,新中國的成立,是由億萬先烈的鮮血染紅的。的確,革命烈士的鮮血鋪就了中國革命的底色,才有外國人眼中的紅色中國,才有中國人心中的紅色政權,才有今天“紅色文化”稱謂的流傳。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革命文化的主創者。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面對國民黨的屠殺政策,中國共產黨為挽救革命,實行武裝抵抗。在著名的三大起義中,南昌起義部隊沿用了國民革命軍的番號﹔秋收起義非常接地氣地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人民武裝旗號,廣州起義因有蘇聯顧問的參與指導,宣布組織“工農紅軍”,並打出了“工農紅軍”旗幟。當時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遠東支部,無條件接受其領導,中共中央遂於1928年5月25日發布《軍事工作大綱》,明確規定武裝“割據區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井岡山上的毛澤東、朱德根據中央指示,將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各革命根據地武裝力量先后奉命改稱“紅軍”。1931年后,全國各地革命軍隊統一改稱“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紅軍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工農紅軍的紅色傳奇故事走向世界。

這支紅色勁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土地革命時期,由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在抗日戰爭時期,毅然走向敵后戰場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與國民黨攜手御侮贏得民族解放﹔在解放戰爭中,與國民黨為中國人民的兩種前途和命運展開戰略決戰﹔最終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並成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堅強柱石。

由此可見,中國革命的底色是紅色的,中國革命的旗幟也是千百萬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毋庸諱言,無產階級專政及其暴力革命學說在中國實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改天換地,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而這一切的本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因此,任何“著色”的文化名詞都沒有“革命文化”更能精確地反映這個實踐過程。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革命文化傳承和建設,他在視察原蘭州軍區時強調,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此后,他遍訪西柏坡、井岡山、沂蒙山、古田、延安、遵義等革命聖地。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其中的“革命主線”清晰可見。確切地說,紅色僅是一種象征意義,但革命文化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民族復興的“根”與“魂”,由此我們才能深刻地理解“牢記初心”的本意,不忘“所由出,知何往”。

循著習近平總書記遍訪革命聖地的主線,革命文化的豐富內涵得到逐步展現。井岡山斗爭,使我們領會了革命之初思想動搖的必然,以及堅定革命勝利信心的重要。古田會議,黨以決議的形式,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任務,明確了紅軍“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的基本問題﹔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解決了黨如何領導軍隊的根本問題﹔理順了軍隊中軍事工作與政治工作的關系,以及糾正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基本途徑。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國革命擺脫教條主義束縛,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探索中國革命問題,毛澤東思想形成之初的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延安歲月,讓人感受抗日救亡時期的艱苦卓絕,以及在革命聖地精神世界的富足﹔西柏坡——中國革命最后的農村指揮部,中共中央在走向執政舞台前向全體黨員發出“進京趕考”的諄諄告誡。如此聯系起來,革命文化的內涵應包括:作為革命文化資源承載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豐富內容﹔一切與革命斗爭有關的舊物及遺物、舊址及遺址等革命歷史遺存和紀念場所,以及與之相對應在革命歲月裡形成的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形成於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之中,具有著鮮明的精神特質

革命文化孕育於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形成於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之中,它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已經成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革命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體現在其鮮明的精神特質中。

革命性。主要包括理論的革命性和實踐的革命性。《共產黨宣言》發表近70年后,馬克思主義學說終於由革命預言變成現實。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卓越的理論自覺、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極大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革命文化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的反映,所以革命性是中國新民主主義斗爭實踐的題中應有之義。

民族性。毛澤東在延安窯洞裡對馬克思主義展開系統研究的直接動因,是為了避免中國共產黨內“左”右傾錯誤思想對黨的事業再度構成危害。他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強調:“使馬克思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湖南韶山沖裡走出來的毛澤東,一生農民本色,與土地、農民和農村結緣,向來以中華民族為自豪,兼收並蓄外來優秀文明成果,成就了中國革命事業。毛澤東的理論創新,從來都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但從來都不是馬克思主義“本本”上的現成詞句,永遠都體現出最貼近中國現實的民族風格,中國的革命文化由此打上了鮮明的民族烙印。

大眾性。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鄭重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諳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創造性地提出了黨的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路線,並得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結論,並成為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的勞苦大眾,在中國革命先進分子們拋開自身優越生活,投身於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無產階級運動的行為中,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和中國革命的希望,於是成就了革命文化是“為了人民”的革命運動的大眾特性。

時代性。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特色,即所謂的“時尚”,所有的文化都是在具體的時代被創造出來的,故任何群體文化其存在的必要、創造性及其文化的傳承與淘汰,都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以長征為例,這是中國革命的一個縮影,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革命的“時尚”是:崇尚堅定信仰。紅軍長征到達陝北的人數僅佔出發時的30%,這無疑是一場為“主義”的集體“殉志”!崇尚對黨忠誠。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后分兵,張國燾分裂中央,險些葬送中國革命,是對黨忠誠的中堅力量維護了黨的團結,避免了分裂﹔紅十五軍團在陝北對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的接應和支援,使黨在陝甘根據地的政治奠基和軍事奠基成為可能。長征路上,毛澤東將擔架變成政治舞台,展現了逆境中革命家的胸懷,體現了高度的歷史擔當,重掌領導權,避免了黨和紅軍的覆滅。

創新性。革命文化中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為回擊中國山溝溝出不了馬克思主義的論調,毛澤東撰寫了《實踐論》《矛盾論》,奠定了毛澤東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基礎。僅1938年,毛澤東完成的理論成果就有《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等。這些綱領性文獻,充滿了對中國革命戰爭關鍵問題的思考。毛澤東以其獨特的“戰爭辯証法”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和方法論。1939年,毛澤東撰寫《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明確了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的基本內容。1940年,毛澤東撰寫《新民主主義論》,對軍事勝利后的新中國進行規劃,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1945年,毛澤東寫出《論聯合政府》,對抗戰勝利后的革命進行總體設計,進一步把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與黨的綱領聯系起來,完成了對新中國藍圖的構想。

革命文化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源於與當代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的契合

古人雲:“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是貫穿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經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之魂。革命文化是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它之所以具有生命力,除了它本身的精神特質外,革命文化與當代的精神追求與價值觀念存在部分重合。正因為如此,每當我們走進任何一個中國革命文化遺存,都會感受到心靈的震撼,這即是革命文化當代價值體現的一個層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革命文化具有特殊的時代價值。

一是助力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革命文化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提供了有力支撐。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革命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初始化階段形成的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是巨大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行動指南,兩者在理論上一脈相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始終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是一致的、不可撼動的。以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為指引,領導國家、民族和人民實現黨的目標,這也是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同質要求。

二是助力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正所謂“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種共同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當代中國、中華民族應該堅守什麼樣的價值觀,這既是理論問題也是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古聖先賢的思想,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夙願,體現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我們可以領悟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礎。

三是助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領導干部要不忘初心、堅守正道,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沒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底蘊和滋養,信仰信念就難以深沉而執著。”革命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所表現出的精忠報國赤誠奉獻的愛國情懷﹔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心﹔排山倒海決戰決勝的英雄氣概﹔視死如歸勇於斗爭的犧牲精神﹔忠貞不渝威武不屈的革命氣節﹔處變不驚沉著果敢的心理定力﹔軍令如山軍紀如鐵的紀律觀念,都是革命文化的內在呈現。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所強調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著一脈相承的價值追求。

四是助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社會主義文藝創作來源於人民並以人民為中心。要繁榮文藝創作,必須植根於歷史題材與現實題材,不斷挖掘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時代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革命文化是戰爭年代的產物,所以昂揚向上的斗爭精神是它的鮮明特點,同時革命文化朴素而又多彩的文藝形式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因而也最容易扎根於廣大群眾中。這一點在新時代的今天尤為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以力避借革命文化之名,行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之實。

五是助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要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須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因此必須把加強革命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作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持續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既要充分利用中華古代文明的輝煌成果,也要深入開掘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把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中華文化和革命文化成就與光榮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將成為了解歷史,資鑒未來發展的最好路徑。

(作者:潘宏,系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