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中
2018年09月28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培育公益精神可以使大學生養成感恩、互助、友愛、奉獻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境界,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和德育價值。知行合一強調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結合,是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第一要義。我們要通過強化大學生公益認知和公益實踐,達到知行合一的道德自覺。
公益精神的社會價值和德育價值
公益與個人私利、團體小利相對應,反映的是社會公眾對公共利益的共同追求。公益行為,就是人們在自覺自願的前提下,為公共利益付出無償勞動或個人財產的行為。公益精神是人們在公益行動當中,所展現出來的信念追求、價值取向、品格品質等精神風貌或精神特質,體現的是人類在文明進程中超越個人私利之上的“奉獻、慈善”的精神升華。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綜合改革進入了“深水區”。隨著經濟增長、社會變革和轉型的加快,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失衡帶來的貧富分化、社會矛盾、生態環境破壞等各種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大學生的社會公益活動,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其秉承著超越私利的利他精神,力行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幫助弱勢群體將大學的優秀文化、先進的思想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傳播到社會,引領社會文明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彰顯大學生的社會公益行動與公益精神,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公益精神也成為當代大學生提升道德素質的理性訴求,如在大學生志願者服務活動、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愛心支教、環境保護志願者行動等活動中,千千萬萬名來自不同城市的大學生志願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公益精神,展示著當代大學生志願公益的偉大力量。大學生們通過公益實踐,能夠直接深入到社區、農村、廠礦、城市,真正了解社情民意,認清國情世情,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獲得來自社會的知識,增進與勞動人民之間的情感。許多大學生通過艱苦的公益實踐,不僅看到了國家的進步與強大,看到了我們近年來取得的發展奇跡,而且也深刻感受到當前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從而要求自己牢記使命、奮勇前行,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大學生們通過這樣的公益實踐,獲得了觸及靈魂般的思想洗禮,基於此去不斷反思、修正自己的人生定位與理想追求,增強社會責任感,自覺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相結合,牢固樹立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
大學生們不要坐談道德,而應該堅持知行合一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的道德哲學和處世之學。《左傳》中最早提出“知”“行”的辯証關系,《左傳·昭公十年》中有言:“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意思是懂得道理算不上難事,難在實行。王陽明是中國古代“知行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認為,“知”是指人們對於道德的認知,而“行”是指人們對於道德的實踐,“蓋陽明之所謂知,專以德性之智言之,與尋常所謂知識不同﹔而其所謂行,則就動機言之,如大學之所謂意。然則即知即行,良非虛言也。”①那麼,就此而言,王陽明所講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要人們在道德認知的基礎上,緊密與道德實踐相結合,不僅要認識到道德的真諦,而且要忠實地履行、踐行道德的要求。
王陽明的知行觀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知與行是不可分的,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意思就是如果有道德認知而沒有促使自己去進行道德實踐,那麼,這也就不是道德認知了﹔另一方面是知是行的基礎,知決定行,正如他所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認知是道德實踐的前提,但道德實踐反過來也促進了道德的認知,知與行互為手段,也互為目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深刻揭示了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之間的關系。這也與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思想的內涵一致,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作用促進理論的更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
由於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層面的理論特質,因此,知行合一對於我們開展大學生道德教育,尤其是公益精神教育,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現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五四青年節時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 鼓勵大學生們不要坐談道德,而應該堅持知行合一,把功夫用在實踐和日常執行中。
強化大學生的公益認知和公益實踐
當前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還存在知行不一的現象和問題,比如在“知”的方面,國內高校少有開設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方面的課程,大學生對於公益精神缺乏系統、科學的認知﹔大學生公益宣傳活動的廣度和維度還不夠,受眾面有待進一步擴大。在“行”的方面,國內慈善、公益的社會氛圍還不夠濃厚,大學生的公益實踐還存在不夠深入、缺乏吸引等問題,破解這些難題,亟待我們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第一,強化大學生的公益認知。“知是行之始”,要推進道德實踐,就必須先有正確的道德認知。高校要開設大學生公益活動選修課,推進大學生公益精神教育進課堂,通過科學、系統的課堂講授,向學生們傳播公益思想和公益精神﹔注重講深講透公益精神的思想淵源、理論內涵、倫理意蘊、現代價值和德育意義﹔注重改革課堂的教育教學方法,採用案例、討論、辯論等形式多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課堂吸引力。要建立大學生公益精神研究與實踐的學生社團,通過社團活動,加強大學生志願者之間的交流與協作,發揮學生之間朋輩教育、共同提高的作用。大力運用榜樣激勵,挖掘、宣傳身邊的大學生公益明星、公益模范和公益典型,增進大學生對公益精神的認可。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公益策劃方案評比、優秀公益博文評選等形式,增強大學生對公益精神的道德認知。
第二,強化大學生的公益實踐。“行是知之成”,道德認知最終要落實到道德實踐,道德教育才是有意義的。要在深刻認識國情、世情的基礎上,緊跟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將大學生公益實踐和公益行動開展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最艱苦的基層和一線去,為群眾送上公益的溫暖。要緊扣時代主題來推進公益實踐,可以針對國家精准扶貧、低碳經濟、環境保護等時代主題,抓住公益實踐項目化的“牛鼻子”,有針對性地設計公益項目方案,在實踐公益精神的同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要注重擴展大學生公益實踐的維度,在認真開展好傳統的暑期“三下鄉”“四進社區”、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的同時,積極開拓大學生公益行動的新領域、新途徑,不斷拓展公益實踐的維度,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到公益實踐中來。要注重發揮教師知行合一的道德示范作用,教師帶頭參與、組織公益實踐,切實起到言傳身教的良好效果。
第三,強化大學生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最終目的,是大學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的道德自覺,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要鼓勵大學生自覺將“知”與“行”結合起來,在獲得公益認知、公益精神感悟的同時,反思、修正自己的公益實踐﹔在自己推進公益實踐、開展公益行動之后能夠及時總結,仔細感悟自己的所思所得,形成心得體會,促進自己的公益認知。通過公益認知與公益實踐相互促進、相互融合,達到公益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自覺。
(作者為南華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
【注:本文系湖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項目“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醫教協同’新模式的構建”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第124頁。
相關專題 |
· 《人民論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