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知識分子愛國奮斗的時代足音

2018年09月23日08:5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強國密碼】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光明日報國內政治部聯合主辦】

編者按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在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90多年歷程中,知識分子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

繁霜盡是心頭血,洒向千峰秋葉丹。把黨的十九大描繪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樹立牢固的家國情懷,弘揚愛國奉獻精神,勇於創新創造,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1.愛國:苟利國家生死以

新中國成立之初,懷著對新中國的美好憧憬,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海外學子歷盡艱辛回歸祖國,白手起家,奠定了我國多項科學技術研究的基礎,開創了多領域科技應用的新局面。

“我為什麼要走回歸祖國這條道路?”錢學森后來回憶說,“道理很簡單。鴉片戰爭近百年來,國人強國夢不息,抗爭不斷。革命先烈為興邦,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血沃中華熱土。我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員,隻能追隨先烈的足跡,在千萬般艱險中,探索追求,不顧及其他。”

新中國成立后,郭永懷沖破重重阻力,義無反顧地從美國回到國內,將畢生所學貢獻給祖國的科研事業。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懷帶著一份絕密資料,匆匆乘飛機從青海基地趕往北京,飛機不幸墜毀。失事現場,人們痛哭失聲:郭永懷與警衛員的遺體緊緊抱在一起,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夾在中間,完好無損。郭永懷犧牲22天后,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成功試爆,氫彈的武器化得以實現。

同樣為了實現科技強國的夙願,鄧稼先在拿到博士學位后的第九天,便毅然踏上了歸國之路,來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新中國啟動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尖端科研試驗工程后,鄧稼先參加、組織和領導了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成為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從此,鄧稼先的名字從公開出版物上消失了,連他的妻子也不清楚其具體去向,隻知他在執行著一項異常重要的任務。當時,有外國專家斷言,中國人20年也造不出原子彈。頂著重重壓力,鄧稼先和同事們進行上萬次的計算,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敲開了中國人自主研制原子彈的大門。

2.奮斗:咬定青山不放鬆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知識分子,嘔心瀝血、攻堅克難,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他們的愛國奉獻精神,激勵了無數中國知識分子。

作為土生土長的“疆二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鄧銘江,在邊疆水利工程科技一線堅守創業36年。“新疆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而且水資源區域分布相差懸殊,西北部水資源佔全疆的93%,東南部僅佔7%,給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很多困難。”鄧銘江說,“水對於干旱地區有多重要,我們的堅守和努力就有多重要。”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對科技人才的關心,讓我們熱血沸騰,鼓舞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這樣說。

舒紅兵曾經在美國留學和任教15年,在免疫細胞生物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研成果。“但是,我人生價值最精彩的體現是在歸國之后。”他介紹,自己1999年回國后,在病毒免疫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原創成果,發表論文100余篇,一些成果為研發新型抗病毒和腫瘤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2011年,年僅44歲的舒紅兵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與舒紅兵一樣,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在科研上也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釘釘子”精神。“我是從地方高校成長起來的科技工作者。”黃慶學介紹,從高壓油膜軸承試驗不懼危險,到炎炎酷暑堅守生產一線﹔從車間裡經年累月地採集測試,到大型冶金裝備高溫現場的摸爬滾打﹔從重型裝備生產線手繪圖紙,到大型工作站仿真模擬……他帶領團隊突破了創新道路上一個又一個世界性難題。

3.創新: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代身份証、蘋果手機、汽車電腦裡的控制芯片上,都有我們的產品。”上市公司江豐電子的董事長姚力軍總是這樣用最“通俗”的語言介紹他的產品——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

一直以來,我國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嚴重依賴進口。在日本求學工作期間,姚力軍就設定了奮斗目標:“要為中國制造增添光榮,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導體材料企業。”回國13年來,他帶領團隊始終沿著這一方向努力奮斗,補上了長期困擾著我國芯片產業發展的短板,成功結束了我國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的相關產品進口免稅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但我們必須有“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南大學湘雅國際轉化醫學聯合研究院院長段燕文介紹,從美國回國10年來,他和團隊在智能型人工細胞工廠與藥物精確制造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核心技術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具備了為國家打造新藥“生物合成精確制造”產業新名片的強有力支撐基礎。他們研發的治療原發性肺癌、肝癌中晚期的新藥,在2017年成為最近8年來國家醫保新增補目錄中唯一中藥抗癌獨家生產品種。

當前,“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正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讓鄧銘江、舒紅兵、黃慶學、姚力軍、段燕文等年富力強的知識分子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時代造就了我們,我們不能辜負了時代。”他們說,“面對祖國的期盼、時代的召喚,每一位科學研究工作者都責無旁貸,必須肩負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任,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記者 羅旭)

(責編:萬鵬、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