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一個時代的哲學精神

徐偉新

2018年09月17日08:2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一 個 時 代 的 哲 學 精 神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革故鼎新、開放包容的辯証唯物主義哲學精神,塑造了一個時代,構成改革開放這個時代的哲學精神。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 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概括。馬克思認為,人民最珍貴、最精粹、最隱蔽的思想都匯聚在哲學的時代精神中,哲學的時代精神反映了一個時代人民的呼聲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二是哲學具有塑造時代精神的作用。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構成一個時代社會的、政治的、國家治理的行動基礎,成為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先導,引領社會的共識、價值觀以及民族的國家的行動。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從哲學的維度回顧總結40年並展望未來,將獲得寶貴啟示。回首40年,可以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革故鼎新、開放包容的辯証唯物主義哲學精神,塑造了一個時代,構成改革開放這個時代的哲學精神。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辯証唯物主義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思想理論創新,凝聚著哲學精神的精華,不斷開辟辯証唯物主義時代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新境界。

歷史前提的袪魅與堅守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1978年,當中國人再次睜眼看世界的時候,面對的挑戰不亞於當年:落后就會被開除球籍。站在世界范圍的橫坐標上,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GDP隻有3600多億元,處於第三世界。因此,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馬克思認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其他的活動,諸如政治的、科學的、藝術的、宗教的等等活動,物質資料的生產,構成社會發展的基礎,構成人類歷史的前提。近代以來,驅逐外國侵略者,光復中華、民族獨立的任務擺在壓倒一切的位置。沒有獨立,何談發展。“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以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為突破口的全國范圍的思想解放運動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人類社會生活最普遍的常識得到回歸。新時期由此開始。如果說,改革開放40年裡什麼觀念讓中國人受益最大,什麼精神植入中國人心深處最牢固,什麼觀念使中國人勇於突破絕對、突破各種束縛和桎梏,那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40年來,中國社會面臨多次風險。1991年蘇聯及東歐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多米諾骨牌式的坍塌,使人們對改革開放的前途命運,乃至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困惑迷茫﹔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次次敲響了開放的警鐘,全球化的兩重性,世界范圍的不可測風險,考問著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人的戰略定力。歷史的急流漩渦中,鄧小平保持著清醒和堅定,他指出,改革開放政策不變,幾十年不變,一直要講到底。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確立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國共產黨人把生產力的觀點,把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把歷史的前提,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直至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展生產力,是改革開放時代13億多中國人最基本的共識。中國人以40年的時間,堅持歷史前提對各種錯誤思想的祛魅和對各種風險的抵御,保持著對歷史前提的執著堅守。

辯証發展思想的時代引航

《周易》指出,“生生之謂易”,是說生命的蓬勃活力在於改變和變換﹔法家認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是指治世的法則不是死板的,一個國家要實現富強,必須銳意變法改革。恩格斯曾這樣概括辯証哲學的要義:這種辯証哲學推翻了一切關於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麼都不存在。在社會生產力要解放、要發展,人民生活要提高、要富裕的強烈的實踐呼喚中,中國人開始了“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改革就是革故鼎新,創新是改革最本質的要求。鄧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中國的改革首先從農村起步,然后是城市,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革命的經驗,在中國改革的偉大實踐舞台上再一次上演。看吧,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論斷﹔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提出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中國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不鬆懈、不停步,隨時傾聽實踐和生產力的呼聲,以強烈的使命意識和高度的自覺精神,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引向全面,引向新的起點上。

開放包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與革故鼎新構成一枚硬幣的兩面。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向世界開放,使中國走進世界,讓世界走入中國,是中國改革的應有之義。要開放就要包容。今天的全球化把生活於其中的人們日益緊密地結合為一個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有共同的命運、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價值,同時也有共同的風險、共同的挑戰、共同的威脅,如環境污染、金融風險等,共同體的存在與發展,使得各國間的分工與合作、認同與開放成為可能,成為現實。但同時,世界並非鐵板一塊,各個民族和國家在其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獨立的利益、獨立的價值訴求、獨立的處事准則,要求各國各民族彼此間尊重、體諒和認異,即包容,如果沒有包容,如果隻能認同而不能認異,就不可能有彼此間的真正平等以及平等的交往與合作。“和合觀”“天下觀”“義利觀”,這些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為21世紀中國與世界的融合,與各個國家的合作,與各個民族的文明交流互鑒,鋪就堅實的基礎。正是在這樣一場大碰撞、大交流、大匯合的博大寬廣的全球化場域中,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實現著向現代的轉變和躍遷,可謂千載難逢。

40年改革開放的火熱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一次又一次把辯証發展的時代精神及其所蘊含的革故鼎新、開放包容的實踐理性高高舉起,生動地詮釋了一個古老民族如何在不斷的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中迸發生機活力、實現夢想的偉大歷史活動。

傾聽新時代哲學精神的召喚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再一次聽到了時代精神的呼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堅持發展生產力不動搖。經過40年大發展,我國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位。生產力的大發展,帶來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帶來的是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帶來的是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作為既往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同時構成新時代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新前提。這個新前提,決定了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方向、重點、途徑、方式、體制、機制等將發生新的變化,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已成為今后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這個新前提決定了經濟體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個新前提決定了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使經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這個新前提決定了科技創新、人才興國的特殊重要性,40年改革成功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從鄉村到城市,從體制內到體制外,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泛發生作用,為此必須構建新的改革動力機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向人才要活力,向科學技術要動力,向創新要前途。總之,必須凝神聚氣,在新的時代、新的前提面前,為完成新的任務,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如磐石不動搖。

全面深化改革不鬆懈。一是全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者,就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麼,要取得什麼樣的整體效果這個問題。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治理國家的制度,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各制度之間相互連接、相互生成,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體制等,構成整個治理體系的不同側面或不同組成部分,如果遷就於體系的某個側面或某個部分而長期停滯,相互牽制的問題就會發酵、擴大,改革的總體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隻關注各領域內部的“問題”,而忽略各領域改革之間銜接、交叉、糾纏、掣肘的部分和問題,改革難題就無法真正突破。二是深化。深化改革,既要針對當前問題,立足於啃“硬骨頭”,解決急、重、險、難、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同時更要對標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看是否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果有些改革、有些政策,隻顧一時而忽視長遠,針對一事卻違背了基本規律,就會離改革總目標漸行漸遠。人類社會的進化同生物進化有相似之處,遵循著一定的法則。適應與僵硬、專業與粗放、自主與從屬、凝聚與鬆散,是考量國家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不斷增強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加強國家治理體系的專業性設計和專業能力提升,培育並發揮制度自治、自主及自覺的功能作用,凝聚並服從於制度的使命與責任,不斷推進新制度的發展完善,唯有深化改革。

堅定道路不折騰。改革開放40年,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40年,是堅定道路不折騰的40年。40年裡,無論是來自外部的挑戰,還是內部的風險,都未能從根本上顛覆我們的戰略意志和戰略道路,都未能阻止中國人改革開放前進的腳步,卻進一步堅定了全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堅定自信,一方面要沉著冷靜,泰山壓頂不彎腰﹔另一方面要善於發現問題、破解矛盾,勇於自我革命。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當前世界格局多極化走強,全球治理秩序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加大。在一個變遷的世界中,要保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定力,我們要注意防范路徑依賴,努力去擁抱新時代的新曙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不斷從現代科技創新中汲取新動力新因素的道路,是引領中華民族激發創造動力、迸發創造活力的道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要堅定道路不折騰。

(作者系原中央黨校副校長)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