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准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

周利生

2018年09月17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准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時也強調,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黨的十九大之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規范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是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作出的判斷,這一判斷來源於20世紀50年代。其時,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之間矛盾的解決,黨的八大分析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的八大的這一判斷,是基於當時我國社會生產力落后的現實提出的。

社會生產,指的是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社會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要,社會生產和人們的需要之間形成一對辯証關系,這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沒有消費,生產就沒有目的”。如果社會生產落后,無法滿足人們的消費,就必須要提升社會生產能力﹔反之,如果社會生產能力過剩,人們的需要有限,這就需要刺激消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進步,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社會生產能力不再落后。

從物質生產看,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肉類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稻谷、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自給率均超過了98%,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世界上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超過200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看,2016年,我國的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0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到4.14%,說明文化產業已接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覆蓋城鄉的國家、省、市、縣、鄉、村(社區)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經基本建成,電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印証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等等。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藝創作持續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人的需要是客觀的,也是能動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將人的存在劃分為三種基本形式,即“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以及“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存在物,相應的,自然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也就構成人的需要的三個基本結構。在我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群眾的各類需要也在日益發生變化,比如,由注重產品消費到注重服務消費﹔由物質生活需要到政治參與、公平正義的需要﹔由生存需要到享受需要再到發展需要,等等。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因此,過去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已經不能概括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

事實上,我們黨早就意識到這種人民群眾“需要”的變化,並不斷回應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各種需要。比如,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在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起草的會議宣言中強調:“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隨著改革開放后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裡的“民主”目標,說明我們黨在繼續滿足人民群眾“物質(富強)”和“文化(文明)”生活需要的同時,重視人民群眾對政治參與的需求。

進入21世紀,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涌現。由此,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好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的問題﹔黨的十七大報告則正式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說明我們黨認識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社會領域的訴求。

針對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我們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的生態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黨的十九大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上,進一步提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提升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這是黨對人民高度期待良好生態環境的回應。

可見,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判斷,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黨不斷回應人民群眾需求的自然結論。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認識和把握這一變化,對於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能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解決的不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問題。圍繞這個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們要針對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的狀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確保社會主義民主成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解決好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要通過強化現代社會治理、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社會和諧,確保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努力使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要通過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我們還要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因此,我們要堅定基本路線不動搖,即堅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這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作者:周利生,系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本文為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國家社科基金專項立項課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研究”〔18VSJ010〕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