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3日13:39 來源:《求是》
浙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浙江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出把全省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推動浙江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奮力譜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一、大花園建設是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浙江行動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謀劃部署“八八戰略”時,就提出要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建設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2005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回浙江視察時,充滿深情地說,“這裡秀美的山水,這裡勤勞的人民,這裡悠久的文化,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使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浙江順勢應時作出建設大花園的決策部署,要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浙江大地生根開花。
大花園是浙江自然環境的底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從生態看,浙江有山有水、有江有海、有河有湖、有島有灘、有林有田、有花有草,本身就是大花園。綠水青山、藍天白雲是浙江自然環境的顯著標志,也是建設大花園的生態基礎。從生產看,綠色發展是全方位的變革,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建設大花園,是實現綠色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要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讓綠色經濟成為浙江經濟新的增長點,讓綠色發展成為全省人民的自覺行動。從生活看,美麗的大花園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建設大花園,是實現綠色生活方式、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大花園不僅屬於浙江,也屬於長三角乃至全中國。綠色是浙江的自然優勢,全省森林覆蓋率為61%,完全有條件成為長三角的“后花園”。從全國范圍看,浙江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杭州是“人間天堂”,義烏是“購物天堂”,舟山是“東方明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數量均居全國首位,4A、5A級景區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完全有條件成為全國最佳旅游目的地。
大花園事關全省域、事關每個人、事關子子孫孫。人民群眾不僅是大花園的建設者,也是大花園的享受者。要全面開展“人人成園丁、處處成花園”行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大花園建設,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建成各有所長、百花齊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花園。
二、共建“詩畫浙江”大花園,共創高品質美好生活
大花園是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的結合體、現代都市與田園鄉村的融合體、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匯體。大花園的本質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空間形態是“國家公園+美麗鄉村+美麗城市+美麗河湖+美麗田園+美麗園區+美麗海島”,基本要求是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基本路徑是串珠成鏈、共建共享“詩畫浙江、美好家園”,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浙江。
高質量建設“詩畫浙江”。新時代打造“美麗浙江”“詩畫浙江”,不僅要形態美,還要生態美、文化美、生活美。一是堅持保護為先。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牢牢守住生態良好的底線。加快劃定並嚴守陸域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嚴守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嚴守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決不能盲目隨意“攤大餅”。嚴守環境質量底線,確保生態環境質量不能變壞、隻能更好。嚴守資源利用上線,決不能突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二是堅持攻堅為重。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七大標志性戰役,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堅定不移推進“五水共治”,全面開展柴油貨車和船舶污染治理,積極參與長江保護修復,嚴格保護水源地,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把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全面落到實處。三是堅持美麗為基。浙江是“江南水鄉”,白居易贊嘆錢塘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我們要力爭重現“一江清水向東流”。浙江還是“江南山村”,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把天姥山、赤城山、天台山刻在了中國文化史上,我們要敬畏大山、保護大山,讓“座座青山如畫屏”。同時,全面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等工程。四是堅持文化為魂。文化是大花園的靈魂。大花園建設既要充分展示工業文明、農業文明,還要充分展示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切追求。全面保護和修復歷史文化資源、遺存,傳承好優秀文化傳統。廣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公民的生態文明素養、精神文明素養。
高水平發展綠色產業。堅持把綠色產業作為大花園建設的核心,注重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變美麗風景成美麗經濟,化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一是打造一批生態產業平台。高標准推進農業“兩區”建設,使全省良田成為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基地。提高畝均效益、降低畝均排放。加快打造一批青山碧海、藍天清風、淨土美食、崇文尚學的康養福地,打造之江文化產業帶和甌江流域文化創意產業帶。二是培育引進一批生態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生態特色突出、經濟效益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大花園建設主要依靠市場力量的新格局。三是建設一批生態產業項目。集中精力謀劃和推進生態產業重大項目,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產業發展之中。四是培育一批優質生態產品品牌。知名品牌能源源不斷地給老百姓帶來經濟效益,積極創建“麗水山耕”“衢州有禮”等生態產品品牌,為生態產品插上品牌翅膀。
高標准推進全域旅游。浙江名山大川、著名景點比比皆是。要發掘“珍珠”、打造“珍珠”,串珠成鏈,變盆景為風景,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全面建成“詩畫浙江”最佳旅游目的地。一是以水為紐帶,打造四條黃金旅游線路。浙東唐詩之路,以蕭山—柯橋—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仙居(臨海)為主體,歷史遺存和人文典故眾多,留下了1500多首唐詩。錢塘江唐詩之路,以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婺江—衢江為主線,富春江風景如畫,千島湖碧波蕩漾,八詠樓氣壓江城,也留下了1000多首唐詩宋詞。甌江山水詩之路,甌江貫穿整個浙南山區,永嘉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為浙江留下了千古絕唱。大運河(浙江段)文化帶,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打造千年古韻、江南絲路、通江達海的大運河文化帶浙江樣本。這四條詩路是歷史留給浙江的寶貴財富,我們要讓詩路不僅興盛在紙筆間,更興旺在實景中。二是以山為依托,打造十大名山公園。加快推進錢江源、天目山、四明山、雁蕩山、莫干山、會稽山、大盤山等名山公園建設,帶動全域旅游發展。
高起點打造現代交通。堅持交通先行。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建成省域1小時交通圈、市域1小時交通圈、城區1小時交通圈,串聯起“詩畫浙江”大花園。一是加快建設大型國際客運樞紐。加快規劃建設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都市區國際性交通樞紐。二是加快建設2萬公裡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堅持“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謀劃建設一批高速鐵路、智慧高速公路和通景交通網絡,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打造“暢、安、舒、美、綠”美麗經濟交通走廊。三是加快建設1萬裡騎行綠道網。依托山脊、山谷、海岸、河流等自然廊道,推進萬裡綠道網建設,使之成為共享大花園建設成果的普惠線。
高品質創造美好生活。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讓全省人民和外來客人共享大花園“紅利”。一是青山碧海“養眼”。深入開展“五水共治”碧水行動,讓人民群眾看得到滿目蒼翠的青山、碧波蕩漾的大海,看得到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二是藍天清風“養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讓人民群眾與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相伴,時時呼吸到清新空氣、聞到泥土芬芳。三是淨水美食“養胃”。全面加強水源地保護和土壤污染治理,讓人民群眾喝得到干淨的水,放心享用綠色美食。四是崇文尚學“養腦”。充分挖掘弘揚優秀歷史文化資源,讓各行各業創新人才,在暢游山水意境的同時,沐浴文化藝術的熏陶,進而激發出創作的靈感火花、創新的聰明才智。五是詩意棲居“養心”。大力營造安寧、舒適、愜意的棲居環境,讓人民群眾在青山綠水的閑適中滌蕩心靈,在江南風韻的遨游中體味人生。
三、堅持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大花園建設
大花園建設的集結號已經吹響。下一步,浙江省將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加快建設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努力建成綠色美麗和諧幸福的現代化大花園。
一要對照目標抓落實。堅持系統思維,建立健全指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建立大花園建設工作推進機制,強化大花園建設績效考核。
二要深化改革抓落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加快實現“掌上辦事”“掌上辦公”。統籌推進能評環評、企業對標競價“標准地”、“多規合一”、生態環境監管、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改革,不斷增創“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百姓受益”體制機制新優勢。
三要強化保障抓落實。出台大花園建設的法規、制度和標准,加強財政支持,建立基於主體功能區定位的差異化投資、用地等配套政策,加強區域統籌,推進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旅游資源協同開發、平台設施共建共享。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
相關專題 |
· 《求是》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